HTK新闻网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第四版)》政策解读

一、文件出台背景

2023年4月,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2〕7号)要求,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规定,结合《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国发〔2022〕15号)和《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2022年)》《全省商务系统行政执法免处罚清单》以及珠海市市场监管实际,印发了《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ZBGS-2023-17),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2023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四十余件部门规章,涉及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计量、企业登记等多个业务领域。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施行,对于公司出资制度、公司设立和退出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调整。2025年1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国市监稽发〔2025〕10号),将食品相关违法行为纳入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立改废情况,结合珠海市市场监管实际,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动态调整了《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更好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二、文件出台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三十三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

(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2021〕26号)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的要求,全面落实“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根据实际制定发布多个领域的包容免罚清单;对当事人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的,采取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其自觉守法。要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五)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国发〔2022〕15号)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国务院开展了清理行政法规和规章中不合理罚款规定工作。经清理,决定取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29个罚款事项,调整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24个罚款事项。

(六)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2〕7号)

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依照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法定职权,制定公布本主体减免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

利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或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实施的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以及纳入重点执法领域、潜在风险较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纠错成本较高的违法行为不得纳入减免责清单。

(七)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2022年)》的通知

(八)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全省商务系统行政执法免处罚清单》的通知

(九)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的通知(国市监稽发〔2025〕10号)

三、目标任务

坚持执法为民、依法行政、教管结合、宽严相济和风险严控的原则,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督促当事人自觉守法,及时复查整改情况,加强行政检查,努力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清单分类。《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第四版)》包括“四张清单”,分别是免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和免强制清单。

(二)清单来源。“四张清单”的主要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对上级部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的通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2022年)》《全省商务系统行政执法免处罚清单》相关内容直接适用;二是在2020年第一批、2021年第二批、2023年第三批清单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对国家级、省级清单以外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和新增。

(三)清单具体内容。“四张清单”涵盖网络、广告、计量、价格、知识产权、食品等多个监管领域,共计136个事项。

免处罚清单(95项):其中国家级、省级事项共直接适用40项,珠海市扩充事项55项。免予处罚是指因法定原因对特定违法行为不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不予处罚的两种情形:一是“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即法定免处罚,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先行责令改正,当事人及时改正则不予行政处罚;二是“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即酌定免处罚,主要为当事人符合特定裁量情形则不予行政处罚。

减轻处罚清单(14项):其中省级事项直接适用5项,珠海市扩充事项9项。减轻行政处罚是指适用法定行政处罚最低限度以下的处罚种类或处罚幅度,包括在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一种或者几种处罚种类之外选择更轻的处罚种类,或者在应当并处时不并处;也包括在法定最低罚款限值以下确定罚款数额。《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对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审慎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适用减轻处罚的违法行为,要求当事人至少符合两种以上法定情形,或者规定了严格的适用范围。

从轻处罚清单(18项):其中省级事项直接适用18项。从轻行政处罚是指在依法可选择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内,适用较轻、较少的处罚种类或者较低的处罚幅度。其中,罚款的数额应当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中较低的30%部分。对适用减轻处罚的违法行为,要求当事人符合一种法定情形。

免强制清单(9项):其中省级事项直接适用2项,珠海市扩充事项7项。免予强制是指违法行为显著轻微、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后果,采取非强制手段可实现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行政管理目的的,不采取行政强制手段。

五、有利举措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第四版)》将上级清单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形成“上级清单直接适用+地方需求补充”机制,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充分挖掘政策潜力,减轻企业负担,最大程度激励企业创新创业,既落实国家政策,又解决本地监管痛点。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第四版)》构建全链条包容审慎监管体系,覆盖网络、广告、计量、价格、知识产权、食品等多个监管领域,给予各类企业“容错空间”,帮助企业纠错改错。

六、新旧政策差异

第四版减免责清单内容在前三版清单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对国家级、省级清单以外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和新增,更加符合珠海市场监管部门现阶段执法办案工作实际情况,有利于深入推进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