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统一后18万台军怎么办?有消息称,台湾现役部队大约有18万人左右,统一后这部分人怎么去安置,可能是台军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这批18万人,未来会分成三种截然不同的去处。那些会鼓捣高端装备和搞电子对抗的技术兵种绝对不会被埋没。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设备,明里暗里都是部队的“高效能部件”。 这些技术型骨干经过背景审核和适应训练,留下来继续干是很现实的选择。技术总归是硬本事,如果能顺利融入新单位,对个人和集体其实都是好事。 那些服役十几年、见多识广的老兵和军官,他们身上管理经验特别扎实。过去不管是管人还是理物资,他们都能忙活得井井有条。 如果说让他们直接脱下军装等于否定了他们的价值,不如安排他们去做地方治理、社区管理或者应急服务。 国家可以帮他们转型,让这些带兵打理大事的人投身社会新岗位,也好让他们安心过渡,家庭稳定。 再看那些刚服兵役没多久的义务兵,严格说来,大部分人本来就不打算长期在军队混饭吃,只是为了履行防务义务或锻炼自己。统一后,这些年轻人最快见到的出路就是直接退伍。 政府会给出比以前更多的补助和就业培训,如果原本在上学还能继续学习,准备工作的还能得到专业技能指导,这样一来,适应社会就不会太难。 统一的安置方案并非胡乱拍脑门的主意,几十年前解放军处理国民党起义部队时,有过丰富经验。 傅作义部队被和平接收后,无数原先的国军士兵能回家回家,愿意留下的则被逐步吸收,这种做法避免了冲突,还让不少人成了新社会的骨干。这事放现在以旧带新,确实能让大家的顾虑少很多。 当然,极少数死心塌地反对国家统一、参与分裂活动的人,自然逃不脱法律的追究。该依法办事的一定不会含糊,法治社会原则不能丢。 而绝大部分士兵,其实只是在大环境下做了选择,随着形势变化态度多半会转变,对他们温和处理才能让大家更安心。 安置18万台军并不是一桩小事,它不仅关乎这些人的饭碗和未来,还会是两岸社会磨合的关键一步。安排得好,能消除彼此的不信任,让台湾民众明白统一不是坏事,而是一次翻开人生新篇章的机会。 台军老兵转型服务社会、年轻人就业或继续学业,大家都能看到希望。如果这支部队能平稳过渡,台湾社会也能少一点担忧和隔阂,两岸的明天自然会更协调。 这些安置工作做好,其实就立了一个“信得过”的新样板。等到有一天,曾经在对峙中的台军士兵变成守护百姓、参与社会建设的新力量,两岸民众也就会明白,统一确实能带来新的幸福生活。

大观山人
全部拉到甘肃新疆去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