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庞大的电力帝国正在崛起!!! 国家去年发了8.6万亿度电,全世界总共才30万亿度,这就意味着全球每三度电里,就有一度是咱们中国发的,这样的规模放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现在咱们国家的发电方式早就不是以前单靠烧煤了,而是形成了多种能源一起发力的格局,就像一个大家庭过日子,米面油盐酱醋茶一样都不少。 火电依然是顶梁柱,关键时刻能稳住供电,保证咱们冬天取暖、夏天开空调不会突然停电;水电则靠着长江黄河上的那些大电站,比如三峡、葛洲坝,把水流变成电能,清洁又稳定;而风电和光伏更是近些年的后起之秀,从草原上一排排的大风车,到沙漠里铺展开的光伏板,再到海上矗立的巨型风机,到处都在“捕捉”风和太阳的力量。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现在咱们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经到了60%左右,风电装机连续15年世界第一,光伏装机连续10年世界第一,2024年风光合计装机规模占了全球的47%,新增装机更是占到63%,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 光发得出电还不够,得能送得到全国各地,这就离不开咱们全球独一份的电力输送网络,尤其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堪称电力的“高速公路”。 以前西部的电能多但用不完,东部用电多却不够,有了特高压,就能把西北沙漠的光伏电、西南的水电、北方草原的风电,源源不断送到东部的工厂和千家万户,就算隔着几千公里,电也能稳稳当当送过去,不会半路“掉链子”。 就拿去年来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五分之一还多,这么多能源能顺畅变成电、送到位,靠的就是这套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电网系统。 这么庞大的发电量,最终都用在了实实在在的地方,既保障了14亿人的日常生活,又撑起了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先说民生,现在谁家没有几样电器?空调、冰箱、洗衣机是标配,冬天的电暖气、夏天的电风扇,还有年轻人离不开的电脑、手机,时时刻刻都要用电,更别说农村地区现在也实现了电力全覆盖,以前偏远山区用不上稳定电的日子早就过去了。 再看经济,咱们是制造业大国,工厂里的流水线、矿山上的机械、港口里的起重机,哪一样都离不开电,“十四五”前四年,咱们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量都达到了“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能超过欧盟一年的用电量,要是没有足够的电力供应,这些工厂根本转不起来,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 更厉害的是,咱们的电力帝国不光自己够用,还在技术和产业上领先世界。以前咱们搞风电,大型机组95%以上都得从国外进口,现在完全反过来了,全球近六成的风电设备都产自中国,湖南的科研团队和企业联手搞出的2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是目前全国在研最大容量的,还能实现2.4米/秒的低风速启动,就算风不大也能发电,这技术在国际上都是顶尖的。 电力相关的产业也跟着壮大起来,像国电南瑞这样的企业,总市值都超过了2000亿元,还有思源电气、许继电气等一大批企业,形成了从设备制造到电网建设的完整产业链,不光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从数据就能看出,这个电力帝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是这些年一步步建电厂、架电网、搞技术创新攒下的家底。全球1/3的发电量背后,是无数电厂工人、电网建设者、科研人员的付出,是咱们国家从能源生产到输送再到利用的全方位实力提升。 有了这样的电力保障,不管是日常过日子还是发展产业,都有了最坚实的后盾,这就是咱们中国电力帝国崛起的底气,也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发展力量。

林林
关键电也不便宜呀。都阶梯电价了。夏天,冬天用电都月工资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