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死命令,他明白:中俄关系再好,他也必须为俄罗斯未来考虑。中美会晤后普京有点急了,下了死命令,他深知亲兄弟明算账,就算是中俄的关系再好,他也得提前为俄罗斯的未来考虑,再开辟出一条新的路来。 中美坐下来谈,普京心里跟明镜似的,全球的风向可能要变。 美国那边换了领导人后,对俄罗斯的态度松了点,这时候不找机会多搭几条线,万一将来中美有什么新默契,俄罗斯要是只靠着中俄这一条纽带,就容易被动。 他太明白,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算现在和中国好得穿一条裤子,也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得有自己的底气和出路。所以他急着下命令,就是要趁着这股劲儿,赶紧把新路子铺起来。 先看外面的门道,普京把目光对准了东南亚的东盟国家,直接在索契开了峰会,自己亲自上阵,跟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这些国家的头头们聊了个昏天暗地,他的发言人都说这会谈跟跑马拉松似的,内容多着呢。 东盟那边也挺实在,直接说要跟俄罗斯搞个“一揽子合作计划”,从能源、交通到建筑、军事,啥都想合作,还盼着开通直飞的飞机。 俄罗斯更主动,一下拿出57个合作项目,全摆在桌上谈,就是要把关系夯实。 更关键的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都想跟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搞自贸区,这可是大好事,自贸区就是互相做生意少交钱,能多赚不少钱,对俄罗斯的经济来说是天大的助力。 要知道俄罗斯这些年被西方制裁得够呛,欧洲市场丢了不少,要是能跟东盟把生意做起来,经济就多了条活路,这可比单靠一个合作伙伴稳当多了。 再说说家里的事,国家的未来说到底得有人,没人啥都白搭。俄罗斯现在出生率低得吓人,2024年出生的孩子才122.2万,是快三十年里最少的,照这势头,到2046年人口可能降到1.388亿,老人还占了快三成,劳动力都不够用了。 普京看得着急,直接下命令把生育支持当成头等大事,专门拨了18万亿卢布搞“家庭”项目,就是要鼓励大家多生孩子。 针对那些上学的年轻姑娘,直接提高了孕产补助,不少地方一次就给10万卢布,还让学校建母婴室、日托班,就是怕她们因为生孩子耽误上学。 生二胎三胎的家庭,房贷利息超过6%的部分国家都给补,产假也给得足,头胎能休140天,多胎还能更长,休完产假带孩子到一岁半,每个月还能拿平均工资四成的补贴。 甚至还立法不让宣传不生孩子的思想,违了法要罚款,这都是为了让国家有人接班,不然将来连干活的人都没有,再铁的外部关系也救不了国。 还有俄罗斯远东那片地方,面积大得很,可人口才600万,GDP连全国的3%都不到,哨所都废弃了,杂草长得比人高,基础设施破破烂烂的,没人愿意去。 普京知道这地方是块宝地,直接下命令把黑瞎子岛的开发纳入国家规划,要求2025年就动手,还得每年汇报进展。 这地方挨着中国,开发好了能修通道,东北的工业品从这运出去,走北极航道到欧洲,能近三成半的路,一年能省200亿美元的运费,还不用怕苏伊士运河那边出乱子。 跟中国合作开发,但讲的是市场化,不是随便租出去,这样既能拿到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又能自己掌握主动权,赚的钱能投到远东建设上,把没人的地方变热闹,这不就是为未来攒家底嘛。 当然普京心里清楚,跟中国的关系不能丢,中俄贸易额年年创新高,能源合作也稳,这是对抗西方制裁的缓冲垫。但他更明白,不能光靠这个缓冲垫过日子,得自己长出硬骨头。 所以他一边跟中国重申伙伴优先,一边抓紧跟东盟搞合作,还跟美国释放愿意对话的信号,就是要在中美之间找平衡。 俄罗斯地跨欧亚,不能只盯着东边或西边,得八方玲珑,跟所有能合作的国家搞好关系。西方制裁早晚可能过去,但自己的路得提前走出来,不然等制裁真没了,再想找合作机会就难了。 这就是普京下死命令的心思,不是跟中国生分了,而是真为俄罗斯的未来着想。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国家之间更得如此,手里多几条路,心里才不慌,不管将来中美关系怎么变,不管西方制裁松不松,俄罗斯都能站稳脚跟,这才是长久之计。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普京指示俄内阁:12月之前批准一项稀土金属和稀有金属开采路线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普京责成批准稀有金属生产的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