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蒋介石来到延安,问一过路农民:你可见过毛主席?谁想到,老农民的一番话,让蒋介石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就灰溜溜的离开了延安,此生再也没有踏进过延安一步。 蒋介石亲自带队巡视延安,这本来是他下令攻打而占领下来的地方。原先他寄希望于用最好装备和最强火力把共产党赶出陕北,但等国民党军队进城时,眼前只有空城,领导人一个没看到,只剩下墙上标语和老百姓过日子的痕迹。 本以为打下延安就能解决问题,可国民党兵力被牵制在山沟沟里,补给跟不上,四处还经常有小股游击队骚扰。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决定亲自去视察,要找出到底怎么回事。 到延安后,他住进杨家岭、枣园那些有名的窑洞,看见毛泽东曾经的住处只有几样破旧家具,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很难满足。 后来又去了“抗大”,看到学生就是在刷黑的石板上上课,用一些粗糙器材训练,周围连像样的设备都没有。 蒋介石身边的人吃西餐、住行营,而延安的干部和士兵却是跟农民一起种地、纺线,每个人都忙得有条不紊,脸上神情看起来不慌不忙还带着底气。 这一切全和他平时在国民党军队里看到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国民党内部上上下下常常混乱又懒散,那边的人却一心干活,靠着自己养活自己,现场的景象让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忽略了什么。 在乡下地头,蒋介石遇到一位正在干活的农民,他出于好奇多问了一句有没有见过毛主席。本以为农民可能有点胆怯,却没想到对方说毛主席常常和大家一起下地、一起吃饭,大家天天都能见到他。 这一句话,直接让蒋介石陷入沉默。他从没想到,一个最高领导人会和群众毫无距离,天天在一起干活,说话聊天都很自然。他回头一想自己在国民党做的那些制度和管理,发现和延安这样的做派,简直是两条道上的人。 当天晚上,蒋介石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农民的话和白天见到的景象。他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虽然带来了枪炮和兵力,却搞不定人心。第二天,还没留多久,他就结束了行程匆匆离开,对外一句话都没提起那个农民。 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也试图按照共产党那套搞一些改革,但国民党内部问题堆积太久怎么推都动不了。 后来战争一场接一场,沦陷大陆,他带着所有资源退往台湾,才痛下决心做了土改这件事,但整体局势已经回天乏术。 多年过去,关于蒋介石赴延安的事仍常被提起。别人问起他,他总是三缄其口。实际上,这一遭让他亲眼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