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港独”、“台独”,为啥大家没听说过澳独?很简单,因为葡萄牙给予1981年之

未央秘史 2025-11-07 18:57:27

听过“港独”、“台独”,为啥大家没听说过澳独?很简单,因为葡萄牙给予1981年之前出生的所有澳门人及其后代葡萄牙护照。 这一政策从根上消解了所谓“独立”的生存土壤。 1981年是澳门人口构成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澳门的葡籍人口达到49007人,占总人口的20.3%,而这些葡籍人口中,有88.8%都声称自己的祖籍是中国,说白了就是不少华人通过申请拿到了葡萄牙护照和身份证明。 他们可不是真的想脱离中国,更多是看中了葡籍在就业、教育、出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当于多了一个便利的“国际通行证”。 这种情况和香港的BNO护照完全不同,英国后来借着BNO护照大做文章,搞出所谓“居留签证”,试图拉拢部分港人,结果导致一些乱港分子盲目跟风移民,可实际情况是,2023年的数据显示,持BNO护照移居英国的港人中,65岁以下群体的就业率仅为52%,40%的人财务状况出现恶化,10%的人处境“极度恶化”,反观澳门人手里的葡萄牙护照,从未被用作分裂的工具。 回归之后,中央政府充分考虑澳门的历史背景,对《国籍法》在澳门的实施做出了灵活解释:即使持有葡萄牙护照,只要是具有中国血统、出生在中国领土(含澳门)的澳门居民,依然是中国公民,只是在澳门和内地不能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 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良性状态,澳门人既可以拿着葡萄牙护照方便国际旅行,又能保留中国公民身份,享受祖国带来的各项福利。 就像62岁的黄老伯,出生在澳门、持有葡萄牙护照,却依然被认定为中国公民,回内地只需申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这种双重便利让“独立”变得毫无必要——没人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放弃既有的双重保障。 更实际的是,葡萄牙护照带来的便利,在回归后被进一步放大。 澳门特区护照本身就已获得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再加上葡萄牙护照的加持,澳门人的国际出行几乎畅通无阻。 这种便利不是靠“独立”就能换来的,反而“独立”会让这一切化为乌有,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承认一个非法的“独立政权”,到时候别说双重护照,可能连基本的出行和经贸往来都会受阻,澳门人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笔账该怎么算。 经济上的深度绑定更让“澳独”没有生存空间。 回归25年来,内地与澳门的贸易总值累计达4714.3亿元,年均增速7.4%,2023年的贸易额较1999年增长了4.5倍。 2024年澳门全年入境旅客超3492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就有2449万人次,占比超过七成,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旅客将近1200万人次,这些游客撑起了澳门的旅游、零售、酒店等核心产业。 澳门人的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2023年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已从回归之初的不足5000澳门元升至1.75万澳门元,人均存款超100万澳门元,人均GDP更是超过55.9万澳门元。 手里握着稳定的高收入,享受着15年免费教育和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太平洋地区典范”的医疗体系,这样的日子谁愿意折腾? 反观“港独”“台独”背后的逻辑,要么是被外部势力用虚假承诺蛊惑,要么是试图通过分裂破坏获取不当利益,但这些在澳门都行不通。 葡萄牙对澳门的殖民更多是“租地”性质,而非割让,统治过程中没有形成像香港那样深厚的殖民文化残留,土生葡人总数也只有1.1万人,他们大多把澳门视为第二故乡,根本没有分裂的诉求。 而澳门的“1+4”产业发展方向,在中央支持下不断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更是给澳门拓展了106.46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经济适度多元让澳门的未来越来越明朗。 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人,本质上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享受着双重优势:既背靠祖国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强大的后盾,又能借助葡语国家“超级联系人”的身份,通过中葡论坛等平台开展国际合作。 这种状态下,“独立”不仅毫无益处,反而会让澳门失去现有的一切——失去内地的市场和游客,失去稳定的民生福利,失去双重护照带来的便利。 澳门人骨子里的务实精神让他们明白,与其跟着外部势力瞎折腾,不如守着眼前的好日子,这种基于实际利益的理性选择,让“澳独”从一开始就没有滋生的土壤,自然也就没人听说过相关的声音。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