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注意外蒙古崩溃大逃亡控制边境,中国对待外蒙古不要心态善,看看外蒙古人对待中国心态必须严防死守防止突发事件发生,中国人不是不为外蒙古人着急,是问蒙古人扶不起的阿斗 外蒙古这两年的日子简直是雪上加霜,2025年前四个月出口额直接跌了14.1%,草原上的牲畜死了快七成,通胀率飙到19%,年轻人找不着工作的一抓一大把。 更扎眼的是,前总理奥云额尔登的准儿媳还在社交平台炫富,奢侈品手袋配直升机求婚,这事儿直接点燃了民愤。要知道蒙古国最富的10%人攥着40%的财富,近三成人口还挣扎在贫困线,这种时候权贵子弟的奢靡,不就是往火药桶上扔烟头吗? 果然没几周,乌兰巴托街头就聚了上万人抗议,十万民众签名要查腐败,连续二十一天的集会把政坛搅得天翻地覆,最后议会否决了政府信任案,总理直接下台。 可这事儿根本没解决问题,新总理赞丹沙塔尔上台才四个月,就因为任命大臣的事儿被议会弹劾,虽然总统拦下来了,但议会还憋着劲儿找合法理由再动手。 这种三天两头换政府的节奏,政策能连贯才怪。前总理推的14个重点合作项目,现在全成了没人管的“半吊子工程”,外资都吓得不敢往里投。 有人说新总理亲华,推进了天然气管道和铁路口岸,可这背后的门道更得看清,中蒙刚把甘其毛都口岸的双轨铺好,把运煤成本从40美元压到8美元,能给蒙古国GDP拉涨1.5%,结果这边合作刚见成效,那边政治内斗就起来了。 他们自己都没法稳住政局,咱们怎么敢指望这些合作能长久?更别说蒙古国一直搞“第三邻国政策”,总想拉着欧美、日韩来平衡中俄,政府一换,对外战略说变就变,今天亲华明天可能就倒向别人,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风险。 再说说所谓的对华心态,表面看有近六成蒙古青年觉得中国能带来机遇,学中文的人也不少,但这跟实际行动两码事。咱们援助的“绿湖1008户住宅区”都竣工了,帮他们改善居住、治污染,可他们国内的反华声音从没断过。 议会里那些阻挠中蒙合作的势力,还有总想着靠“第三邻国”拿好处的政客,本质上还是没把对华合作当根本。真要是哪天经济彻底崩了,这些人指不定会把矛盾往中国身上引,到时候边境能安宁吗? 边境的压力早就显现了,二连浩特这个中蒙最大的口岸,今年前九个月过的人就超过两百万了,比去年还早了三十多天突破这个数,单日最多快一万四千人。虽然现在有智能验证台、机器人监护,管控效能提了35%,但架不住人多且杂。万一外蒙真出现大规模动荡,那些活不下去的民众、趁乱牟利的黑帮,保不准会拼命往中国挤。 2025年蒙古国贫困率都快30%了,十多万人日收入不到60块,极端气候又毁了生计,这种情况下非法越境的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咱们不是没帮过,从基础设施到民生项目,能出力的地方都出了,但扶得起的前提是对方自己想站。外蒙的问题根儿上是制度性的,议会和总统权力打架,议员有豁免权没法查腐败,权贵垄断资源,普通人没上升通道。这种内部的烂摊子,外人再怎么帮也填不满。 前几年葡萄牙自顾不暇时澳门黑帮火拼,直到解放军入驻才太平,外蒙要是真乱到那份上,最先受冲击的就是咱们边境。 所以现在加强边境管控真不是小题大做,智能定位系统、联合查验室、应急演练,这些措施都是防患于未然。不是咱们不为外蒙人着急,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得自己解决。要是真放任不管,等难民潮、黑帮渗透、疫情输入这些事儿凑到一起,再想控制就晚了。 说到底,对蒙古国不能讲“圣母心”。他们的政局自己稳不住,经济自己救不了,对外政策朝三暮四,咱们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边境。等什么时候他们真能放下内斗,踏踏实实搞发展,不用咱们严防死守,合作自然能顺顺当当。但在那之前,边境的防线必须筑牢,这不是针对谁,是对自己国家负责。

風泠_lin
外蒙古就是一个奇葩,算了,别管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