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还是没阻拦住! 蒋万安这次终于硬气了一回: 11月5日外媒爆料,蒋万安当众宣布,正在跟大陆沟通双城论坛的相关事务,并且他还给出自己的态度:按照往例大概是在年底! 说是“沟通”,其实就是在为年底的论坛做铺垫。熟悉两岸事务的人都知道,双城论坛是台北和上海之间的一个重要交流机制。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除了2020年因为特殊原因改为线上外,基本每年都有。这种论坛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两岸在市政层级上还能有个正常沟通的管道。 尤其在两岸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这种沟通本身就显得更有分量。而蒋万安这次“硬气”的地方就在于,他并没有被当前台湾内部的政治氛围吓退。 众所周知,民进党一向对两岸交流持保留甚至敌对态度,尤其对这种城市对城市的接触,经常会在舆论上施压,甚至抛出一些“红色渗透”之类的说法来干扰。 但是蒋万安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公开表态,这种行为在台湾当前的政治环境下,确实算是一种“逆风而行”。尤其是他在面对媒体时直接提到“按照往例大概是在年底”。 这个“往例”二字的用法就很有意思,说明他是想让这件事情回到一个“常态化”的逻辑中,也就是:不管岛内怎么吵,市政对话该办就办,别什么都搞政治化。 其实从台北市政府的角度来看,推动双城论坛不仅是延续过去的传统,更是一次很现实的城市治理考量。上海是亚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和台北在城市建设、交通管理、环保政策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交流的空间。如果能通过论坛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对于台北市民来说,也是一种实质上的利好。 这种市政层级的务实合作,其实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反观民进党方面,目前对蒋万安的动作倒是没有立刻进行激烈反击,这一点也很微妙。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双城论坛已经办了十几年,他们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什么新理由去反对;另一方面,大选临近,他们也不想让自己显得太过对立,生怕给人留下破坏两岸交流的形象。 所以这次蒋万安的公开表态,反而是让民进党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想反对也不太好说,不反对又显得默许了。 其实从历史来看,双城论坛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并不小。比如早年间柯文哲当市长时也曾积极推动,甚至曾亲赴上海出席活动。 这种城市层面的互动,在两岸官方交流几乎停摆的背景下,起到了一种“民间外交”的作用。虽然不涉及高层政治议题,但却能在实际层面上缓解误解、增加互信。 从这个角度看,蒋万安坚持推动论坛,其实是一种延续而不是创新,但在当前局势下,这种延续本身就不容易。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的表态还恰好撞上了几个国际热点,比如中美之间又开始筹备新的会晤,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蒋万安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释放善意信号,或许也有观察国际风向的考虑。毕竟台北作为城市,在国际舞台上也有一定角色。 而通过双城论坛这种方式参与两岸事务,其实也是在试图寻找一种“非正式”的活路。说到底,这件事的看点并不在于一句话,而在于背后的行动逻辑。 蒋万安这次没有因为岛内政治氛围而退缩,也没有选择躲避敏感话题,而是直接面对现实,继续推动一个对市民有实际好处的论坛。这种做法虽然不会立刻改变什么大局。 但至少表明了一种态度:有些事,不一定非得等到政治气氛“允许”了才做,市政为民,就得看准了就干。 所以说,这次蒋万安确实是“终于硬气了一回”,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话,而是他在一个不那么轻松的政治环境里。 选择了坚持一件看起来平常但其实意义不小的事。这年头,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就已经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