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全歼敌军却找不到敌师长,俘虏指着我军干部:他穿着师长的鞋! 1946年,在宿北战役中,粟裕指挥部队全歼敌军整编第六十九师,俘虏了敌军副师长。粟裕特意打电话给进攻敌司令部的山东野战军二纵司令员韦国清,要他查找敌师长戴之奇的下落,并强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可是二纵的同志忙活了一天也没发现戴之奇的下落,如此严密的包围圈,难道戴之奇还长了翅膀飞走了不成?当粟裕再一次来电询问戴之奇下落时,韦国清决定亲自出马,提审被俘虏的戴之奇的副官庞白林。 韦国清盯着庞白林,指尖敲了敲桌子,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庞白林缩在椅子上,头埋得快贴到胸口,嘴里翻来覆去就一句“真不知道”,那副贪生怕死的模样倒不像是装的。他只含糊说,师部被围在人和圩东北角时,戴之奇让下属各自突围,之后便没了踪影。 这戴之奇可不是寻常国民党军官。他原名戴光珍,贵州兴义人,早年考上国立武昌师范大学预科,1926年辍学投考黄埔潮州分校二期,毕业后待遇等同于黄埔四期,文化功底在军官里算少见的。抗战时他打满全场,淞沪会战守江阴要塞,南京保卫战守中山门,后来还参加了长沙、鄂西、常德等大战,次次身先士卒,却从没重伤过,这才被蒋介石看中 。 1942年蒋介石组建青年军,直接把时任94军121师师长的他调去当201师师长,后来还升了青年军第六军副军长。宋美龄甚至亲自给他做媒,把干女儿秦瑾雯许配给他,这份恩宠让他对蒋介石彻底死心塌地 。可这份恩宠也养出了他的骄气,内战一开始,他就成了最积极的反共先锋。 宿北战役前,薛岳让他和胡琏的整编11师从宿迁北上,两人原本该左右呼应。胡琏向来狡猾,行军磨磨蹭蹭,戴之奇却急着立功,一路猛冲,硬生生和友军拉开了大空隙,正好给了粟裕分割包围的机会 。被围后他天天给胡琏发电求救,胡琏嘴上说“明早九时就到”,实际一兵一卒都没派。后来蒋介石亲自下令,胡琏才勉强派了两个旅,可那会儿69师早就撑不住了。 正问得没头绪,门外突然进来个人。是我方一位刚从一线回来的干部,想找韦国清汇报情况。他脚刚迈进门,庞白林突然跟被针扎了似的跳起来。“你怎么穿着我们师长的鞋!”这一嗓子把满屋子人都喊愣了。韦国清立刻追问,庞白林指着那干部脚上的皮靴,语气肯定得很:“错不了,这是人和圩区长送的,全师就这一双!” 那干部也懵了,赶紧解释。昨晚他过壕沟时踩进冰窟窿,鞋全湿透了。保卫科的同志顺手从战场一具敌军尸体上脱了双靴给他换上,哪想到那尸体就是戴之奇。韦国清立马叫上战士,跟着他往那片战场赶。果然,戴之奇的尸体还躺在那儿,穿一身崭新的中将军服,手里攥着枪,太阳穴一个弹孔——突围无望后,他自己开枪自尽了。 战士们还在他身上找到了蒋介石御赐的中正剑和一本日记,后来都送到了粟裕案头。粟裕叹口气,没多说话,只下令找当地百姓买口棺材,用白布裹了尸体就地安葬在一块水田中央,墓碑上刻着“为执行反动军令而死的整编第六十九师中将师长戴之奇之墓” 。这倒不是同情他,只是敬重他曾在抗战里真刀真枪流过血,可惜这份功绩终究被内战的狂热毁了。 戴之奇的败亡早有定数。他空有黄埔资历和抗战战功,却看不清民心向背,一门心思跟着蒋介石打内战。既轻敌冒进,又碰上友军见死不救,遇上粟裕这样的对手,输得一点不冤。后来69师的幸存者还集体上书蒋介石,控诉胡琏见死不救,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邻接部队有责任”,可再多指责也换不回这支部队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