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不少人疼到冒冷汗时,还以为是小毛病扛扛就过,却不知这疼可能是心脏在“

昌勇下 2025-11-05 16:53:39

你知道吗?不少人疼到冒冷汗时,还以为是小毛病扛扛就过,却不知这疼可能是心脏在 “喊救命”!有人肩背酸了贴膏药,有人牙痛了找牙医,最后却查出心梗 ——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心脏出问题时,从不会只在胸口 “打招呼”,反而爱把信号传到身体各处,稍不留意就会错过救命时机。今天就来掰扯掰扯,哪些疼痛其实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咱们得提前认清楚,才不会吃大亏。 先说最容易被揪出来的胸痛,但也最容易被误判。很多人觉得胸痛就是心脏有问题,可偏偏有人把 “要命的疼” 当成 “岔气”。中医讲 “心脉不通则痛”,心脏负责给全身送气血,要是血管堵了,气血走不动,胸痛就会找上门;现代医学也说,这是心肌缺血引发的疼痛,特点特别鲜明 —— 不是针扎似的刺痛,而是像有块砖头压在胸口,闷得喘不过气,有时还会窜到喉咙发紧,甚至冒冷汗。2022 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就报道过一个案例:58 岁的张先生在公园遛弯时突然胸痛,以为是累着了,坐在长椅上歇着,结果疼得越来越厉害,幸好被路人送到医院,查出是急性心梗,再晚一步就危险了。所以胸痛要是带着 “压迫感”,还跟活动有关,千万别硬扛,赶紧去检查! 再说说肩背疼,这可是心脏 “打马虎眼” 的常用招式。不少人干重活后肩背发酸,总想着贴块膏药、揉揉就好,却不知有些酸痛根本不是劳损。中医认为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的问题会通过经络传到肩背;现代医学则解释,心脏的神经和肩背的神经 “串了线”,心肌缺血时,疼痛信号会错传到肩背,尤其是左边肩背。去年就有个新闻,北京一位阿姨肩疼了半个月,换了好几贴膏药都没用,最后疼得睡不着觉,去医院做心电图,才发现是冠心病。这种肩背疼有个特点:不是按压时疼,而是安静时也隐隐作痛,还可能伴着胸闷,跟普通劳损完全不一样,可别再被它骗了! 还有下颌疼,这疼起来更会 “迷惑人”,十个人里九个会以为是牙痛。有人疼得捂着下巴找牙医,钻了牙、拔了牙,疼还是没好,最后才发现根源在心脏。中医讲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脏气血不畅,面部经络也会受影响;现代医学也证实,心肌缺血时,疼痛会顺着神经传到下颌,尤其是下颌两侧或咽喉下方。《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曾提到一个案例:一名 56 岁女性反复下颌疼,牙科检查没毛病,医生建议查心脏,结果查出冠状动脉狭窄,放了支架后,下颌疼再也没犯过。要是下颌疼没伴随牙龈肿、蛀牙,还跟活动有关,比如爬楼梯时疼,休息会儿就好,可得警惕是不是心脏在 “求救”。 上腹疼也常被当成 “胃病”,很多人疼了就吃胃药,却越吃越糟。有人上腹疼得弯腰,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送到医院是心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中医认为 “心脉痹阻,气机不畅”,气血堵在心里,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上腹疼;现代医学则说,心脏下壁缺血时,疼痛会放射到上腹部,还可能伴着恶心,但没有反酸、烧心这些胃病症状。上海某医院就接诊过一位大爷,上腹疼了半天,吃了胃药还吐,最后测心电图才发现是心梗,幸好抢救及时。所以上腹疼要是突发的,还带着胸闷、出冷汗,别光顾着治 “胃”,得查查心脏! 最后是手臂疼,尤其是左手臂,这信号也别忽视。有人手臂疼以为是关节炎,贴了药膏还没好,结果查出心脏问题。中医讲 “经络通,则气血行”,心脏的经络连着手臂,心脉不通,手臂就会疼;现代医学也说,心肌缺血时,疼痛会沿着左臂内侧传到指尖,不是关节疼那种锐痛,而是隐隐的酸胀,还可能伴着麻木。广州就有个年轻人,左手臂疼了两天,以为是打球累的,直到出现胸闷,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心肌炎。这种手臂疼有个关键:跟运动、劳累没关系,休息也缓解不了,还可能越来越重,这时候就得警惕心脏出问题了。 说到底,心脏发出的疼痛信号,都有 “共同点”:不是局部的刺痛、压痛,多是隐隐的闷痛、酸胀,还可能伴着胸闷、气短、出冷汗,而且跟活动、情绪激动有关,休息一会儿可能会缓解。中医常说 “上工治未病”,咱们普通人虽然不是医生,但只要认清楚这些信号,就不会让心脏的 “求救” 石沉大海。日常里别总熬夜、瞎吃,保持心情舒畅,要是发现这些莫名的疼痛,别犹豫,赶紧去做个检查 —— 早发现一步,就多一分安全,这可比啥都重要!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