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27岁张勋如愿娶了14岁曹琴,洞房花烛夜,张勋一把搂住曹琴说:“你和外婆给我好运,我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可一转身,张勋连纳妾都不知会曹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张勋的童年,是一段灰色的记忆,他父母早逝,很小就成了孤儿,寄人篱下的日子让他尝尽了人情冷暖,他在地主家做工时,经常被人欺负,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丝亮色,直到他遇到了曹琴的外婆,一个善良且有担当的女人,这位外婆见他可怜,常常悄悄给他留饭菜,也帮他挡了不少人的刁难,张勋心里记住了这份恩情,也开始对这家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 曹琴年纪很小,跟着外婆生活,她的父母过世得早,外婆是她唯一的依靠,她从小懂事,虽然生活清苦,但性格温柔而坚韧,张勋和她的缘分,似乎从那时就埋下了种子,他看中的不仅是曹琴的善良,还有外婆背后的人脉和帮助,这个选择,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理智的规划,成婚那天,张勋在心里暗暗发誓,要让妻子和外婆过上好日子,但这样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模糊。 婚后不久,张勋便离开家去投奔军队,他是个不甘于平凡的人,从小就有闯出一番事业的野心,战场上的拼杀让他逐渐崭露头角,而留在家里的曹琴,则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等待,她的生活并不轻松,外婆年纪大了,需要她的照顾,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十分有限,她只能靠做针线活来勉强维持生计,日复一日,她守着空荡的家,盼着丈夫的消息,可等来的,却是无尽的沉默。 外婆去世后,曹琴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她一个人撑起了一切,既要料理家中的琐事,又要面对周围人的冷眼,有人觉得她傻,守着一个音讯全无的丈夫,耗尽了最好的年华,可她心里始终怀着希望,盼着丈夫有一天能带她离开这种困境,她的坚韧,像冬天里的一株青松,在风雪中默默生长。 多年后,张勋终于衣锦还乡,他已经成了权倾一方的军官,行事高调,身边也多了许多追随者,回家的那天,他的队伍浩浩荡荡,惊动了整个乡里,曹琴在人群中看着丈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她以为自己苦尽甘来,可当她注意到张勋身边那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她没有发怒,也没有埋怨,只是默默地转身回了家。 张勋带回的不只是荣誉,还有一位妾室的存在,这对曹琴而言,是一记重击,她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收拾出一个房间给新来的妾室住下,她没有争吵,也没有哭闹,她明白,自己在这个家里,只有一个“正妻”的名分,而不再是丈夫心中的唯一,她开始学会将情感收起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事务上,或许她心里还有一丝希望,希望丈夫能记得他们曾经的誓言。 张勋的仕途越走越高,妾室也越来越多,家里的争宠暗斗从未停止,但曹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冷静与从容,每当有人试图挑衅她的地位,她都用实际行动让对方明白,正妻的位置不可撼动,张勋虽然对曹琴的感情渐渐淡了,但心里依然对她有一份敬重,他知道,没有曹琴,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她的隐忍和大度,是家族稳定的基石。 后来,张勋发动了复辟计划,想要恢复清朝的统治,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豪赌,却以失败告终,在这场风波中,曹琴展现出了远见和智慧,她早已看出这件事无法成功,提前为家人安排好了退路,当张勋不得不逃避追捕时,是她的冷静和周全,帮助他渡过了最危急的时刻,张勋躲进荷兰使馆避难,而家里的产业和事务,全都交由曹琴打理。 张勋晚年的生活,远不如他年轻时那般意气风发,他隐居在天津,过着低调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那些曾经被他宠爱的妾室,多数都没有好结果,有的在他失势后改嫁他人,有的生活困顿潦倒,唯有曹琴,始终守在他身边,为这个家默默付出,张勋渐渐意识到,真正陪伴他走过风雨的人,只有曹琴。 信息来源:国学网——《清史稿 列传二百六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