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长沙中心城区仅12公里的象鼻窝省级森林公园,正处于保护性开发的关键期。这片森林覆盖率达85.35%的“城市绿肺”,计划通过林相改造与应急防灾设施建设,打造集自然教育、森林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但封闭施工的园区近来却因“网红野路”成为冒险打卡地,10月内已发生两起游客受伤救援事件,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 目前公园的两大核心工程正同步推进。4267.91亩的林相改造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工人们正对清理完松材线虫病疫木、枯死杉木及冰灾倒伏木的林地进行抚育,补植的本地树种将构建起“四季有景”的健康森林群落。而总施工周期18个月的应急防灾设施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森林防火道、消防水池、服务中心等设施正在推进,环湖防火道及部分山体步道已实施封闭,后续施工范围将扩展至油路沿线及更多山体区域 。按照规划,公园还将配套建设登山步道、标识标牌、通信网络等设施,兼顾游览体验与安全保障。 然而,“未开放”的标签反而催生了探险热潮。在社交平台上,“长沙版武功山”“亲子徒步攻略”等标签持续发酵,某书相关笔记超3600篇,某音甚至出现“免费开放”的错误标注,不少博主分享着自行开辟的野路轨迹。山脚下的商贩竟主动指引“野路”,声称“每天都有人爬,没问题”,导致多处围挡被破坏,张贴“严禁入内”的铁门也被撬开,穿着板鞋、短裤的游客结伴闯入,多数人未携带专业 装备与充足水源 。 冒险闯入的背后是多重风险叠加。施工区域内,无人机吊运建材的高空坠物隐患与开挖导致的道路中断风险并存,而自然环境的威胁更触目惊心——林区暗藏70度陡坡的“绝望坡”,碎石遍布的野路需双手辅助攀爬,银环蛇、马蜂等生物可能发起攻击,枯枝与不明植被还存在戳伤、中毒风险。10月29日,一名女子在徒步时骨折,救援人员在近70度的陡坡上花1小时才将其转移下山;仅半个月前,一名大学生因天黑路险摔倒受伤,20余名搜救人员才完成营救。更令人担忧的是, 部分游客吸烟、丢弃垃圾,缺乏保洁的林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 针对乱象,管理方已升级管控措施:在重点区域加装摄像头,增派特勤小组联合巡查,对破坏围栏、带路牟利者依法追责,入口处的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营利性组织带领进入的,安全责任需自行承担,若引发事故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项目方负责人强调,目前园区完全不具备接待条件,施工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擅自入园不仅危及 自身安全,还会干扰工程进度 。 对于市民的期待,建设方表示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工程,18个月的施工周期结束后,一个安全与野趣兼具的森林公园将正式开放。在此之前,管理方呼吁:“别让打卡冲动酿成危险,静待绿色空间正式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