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巴西总统又出来搞事情! 10月30日,这次是对我们金红石icon型二氧化钛icon反倾销,税这么高,真玩儿死一大片! 巴西说:2025年开始,对来自某某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征收反倾销税,税额每吨高达1148.72美元到1267.74美元,征税期限五年。 “某某国”这说法藏得挺含蓄,但明眼人都知道,说的就是中国。这税有多狠?国内做钛白粉出口的老板拿计算器一敲,脸都白了——去年中国产品到巴西的到岸价才2354.58美元/吨,现在一下子加一千多美元的税,等于把一半利润直接砍没了。小厂本来就靠薄利多销活,这一下基本是被判了“死刑”,就算是龙佰集团这样的大厂,日子也得紧巴巴。 这事儿根本不是突然发难,早有铺垫。去年1月,巴西本土的特诺公司就递了申请,哭诉说中国产品太便宜,冲击了他们的市场。4月巴西官方就正式启动调查,盯着2022年10月到2023年9月的交易数据翻来覆去查,连2018年到2023年的产业情况都扒了个遍。去年10月还先开了张“临时罚单”,税额最高飙到1772.69美元/吨,大家本来盼着终裁能松口气,没成想等来的是五年的“长期枷锁”,只不过税额区间稍微收窄了点。 巴西本土企业喊冤的底气,全靠价格差撑着。他们自己的产品在本地能卖到3916.46美元/吨,比中国进口货贵了快1600美元。可这差价不是中国企业恶意压出来的,是咱们的产能和产业链优势实打实拼出来的。中国光是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产能就占全球一半以上,从钛矿加工到成品生产一套流程走得顺,成本自然降得下来,这叫市场竞争力,不叫“倾销”。 更有意思的是巴西的“双标”操作。他们对中国的工业制成品下手挺狠,可转头就把大豆、玉米往中国卖,去年光农产品对华出口就赚了超1200亿美元。中国从来没对巴西农产品搞过反倾销,反而一直是他们最稳定的“大买家”。现在倒好,拿了好处还掀桌子,这哪是搞公平贸易,分明是把反倾销当保护本土落后产能的“遮羞布”。 巴西下游企业这会儿估计正骂娘。2023年巴西从中国买了10.08万吨二氧化钛,占他们进口总量的78%,到了2024年前8个月就飙到9.88万吨,同比涨了30.67%。这东西可不是可有可无的,涂料、塑料、造纸都得用,甚至化妆品里都有它的影子。加税之后,这些成本最终还得转嫁到巴西企业身上,最后要么自己扛着利润缩水,要么涨价把压力甩给本国消费者,怎么算都是“两败俱伤”。 唯一的例外挺耐人寻味——有一种专用于三聚氰胺装饰层压板基纸的金红石型颜料被排除在外了,还对二氧化钛含量、表面处理、成分占比卡得特别死。这说明巴西不是真怕“倾销”,是怕误伤了自己急需的特殊品类,说白了就是选择性保护,根本没按规矩来。 这两年巴西对中国产品的“小动作”不少,聚醚多元醇、汽车轮胎这些化工和材料产品都被查过。可靠堵门不让别人进来,永远练不出真本事。本土企业要是不琢磨着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光靠政府护着,迟早还是会被市场淘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