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猜中了! 巴西突然宣布了! 10月30日,巴西官方宣布一项重要贸易举措:对原产于中国、埃及icon和以色列icon的无纺布产品正式启动反倾销调查,这次调查范围覆盖广泛,口罩、纸尿裤、汽车内饰材料及装修用防潮icon布等常见应用品类均被纳入其中,且涉案无纺布的克重区间明确限定为7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 这调查范围画得也太全了,从宝宝的纸尿裤到开车用的内饰布,再到装修少不了的防潮布,几乎把普通人生活和工业生产里的无纺布刚需全圈了进去。7到150克/平方米的克重限制更狠,等于说市面上九成以上的常用无纺布都成了“靶子”,明摆着是要给这三个国家的出口企业下“逐客令”。 这话得掰开了说,巴西哪是真怕“倾销”,分明是自家产业扛不住了。公开数据摆着,巴西本土无纺布产量连市场需求的三成还不到,每年光这一项的进口缺口就有1.5到2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去年出口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巴西自己就是中国第三大买家,年采购额超十亿美元。这些产品能站稳脚跟,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是什么恶意低价。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巴贸易的账本。巴西一边对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挑刺,一边靠着农产品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光是大豆、玉米这些农产品对华出口,就揣走了超1200亿美元。中国从来没对巴西农产品搞过反倾销,反而一直是稳定的“大买家”,现在巴西倒先拿无纺布开刀,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 巴西本土的纺织企业确实有难处,劳动力成本涨得厉害,化纤原料又依赖进口,产品价格根本拼不过进口货。但靠反倾销搞保护,本质是把压力转嫁给了自己人。一旦调查坐实,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每公斤最高4.81美元的反倾销税,这些成本最后都会加到纸尿裤、口罩的售价上,买单的还是巴西普通民众。 这套路其实不新鲜,巴西今年9月刚对中国不锈钢冷轧板征收了高额反倾销税,现在又拿无纺布下手,明显是把反倾销当“保护罩”用。他们刻意回避中国企业在供应链、规模生产上的天然优势,只盯着价格说事儿,跟之前针对二氧化钛的调查如出一辙。所谓的“公平贸易”,不过是保护本土落后产能的借口。 中国企业也不是坐以待毙。现在已经有厂商在布局东南亚建厂,或者提前在巴西囤货,想绕开贸易壁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10xxx64
编辑你真是神仙一猜就准,太厉害了,你猜一猜美国什么时候能不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