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正式“驳回”美国媒体的“求饶信”:要么不开战,要么,就按你们美国人自己的“规矩”来打!从“饥饿战役”的水雷,到广岛的原子弹;从越南的橙剂,到伊拉克的白磷弹。中国已明确宣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美国,非要在中国家门口玩火,那我们就用你,教给全世界的打法,奉陪到底! 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司令迈克·米尼汉在2023年1月的一份备忘录中,直言直觉告诉他,2025年中美将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这份文件迅速外泄,引发五角大楼尴尬回应,他们称这是个人观点,而非官方立场。同期,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公开表示,与中国在台湾的对抗风险“极高”,并将矛头指向拜登政府的政策松懈。他推动多项对台军售法案,强调需加强太平洋部署,以应对北京可能的选举干预。这些表态像是在为潜在危机预热,却忽略了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内政。麦考尔在2023年4月的台湾访问中,重申美国将加速武器交付,但也警告北京勿轻举妄动。这种鹰派姿态,表面上强化威慑,实则加剧了海峡对峙的张力。 与此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和CNN开始刊发社论,呼吁中国在任何对抗中避免针对美国本土或军人的直接行动。这些文章以谨慎笔触描述卫星图像下的舰艇调动,敦促北京通过对话维持克制,避免战火外溢。媒体的这些声音,仿佛在为华盛顿的军费辩护铺路,一边推动国会增加印太预算,一边祈求对手单方面让步。这种操作并非新鲜事,美国历史上总是在挑起事端后,期望别人遵守不成文的“规矩”。如今,面对台湾议题的升级,美媒的呼吁更像是一封求饶信,暴露了从施暴者到潜在受害者的心态转变。双标玩到这份上,难怪中国外交部直言不讳地驳回:要么别开战,要么就按你们自己的打法来。 回顾二战末期,美国在1945年3月启动“饥饿行动”,通过B-29轰炸机在日本周边海域大规模布雷。这项行动持续四个半月,出动1528架次,投放12053枚各种类型水雷,包括磁感应和声学雷。这些水雷覆盖下关海峡等关键航道,导致日本670多艘船只沉没或重创,总吨位超过140万吨,相当于其船舶总量的75%。运输量直降98%,进口物资暴跌90%,石油和煤炭断供,军工企业停产,飞机和军舰沦为废铁。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腐烂,日本本土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饥饿成为普遍威胁。美国当时未考虑人道因素,只求快速结束战争,将对手的经济命脉彻底掐断。这场海上封锁证明,美军在本土之外的战场,从不顾及平民生计,只讲效率取胜。 仅仅两个月后,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小男孩”铀弹,爆炸当量相当于1.5万吨TNT。瞬间,7.8万人死亡,总死伤超过20万,91.9%的房屋损毁,爆心温度高达3000至4000摄氏度,瓦片熔化成玻璃。核辐射引发“原爆症”,幸存者饱受白血病和恶性肿瘤折磨,几十年间不断夺走生命,新生儿畸形率激增。美国辩称此举减少盟军伤亡,但从未征求广岛市民意见,也未提“不攻击本土”的原则。在他们眼中,对手领土就是合法战场。这种核打击的遗产至今影响深远,日本癌症发病率长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提醒世人战争“规矩”的残酷一面。美国用原子弹书写了结束二战的篇章,却也为后世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疤。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从1962年至1971年投下2000万加仑橙剂,这种含二恶英的化学武器摧毁近一半红树林和热带森林,20万公顷土地化为荒漠。喷洒后,土壤和水源污染持久,二恶英残留至今,导致300万人受毒害,癌症和畸形儿成为常态。63个省市中58个检测出残留,岘港一块相当于10个足球场的污染区尚未清理。美军还制造美莱村大屠杀,1968年3月一次行动枪杀500多名平民,包括妇女和儿童,类似事件至少320起,死难者近700人。这些行为无视日内瓦公约,化学武器和屠杀平民成为常态。美国只求战场优势,忽略了毒剂对几代人的长期危害。越南的生态恢复需数十年,受害者仍在为医疗资源挣扎,这段历史暴露了美军在丛林战中的无底线操作。 进入21世纪,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费卢杰成为白磷弹和贫铀弹的试验场。2004年11月,美军使用白磷弹,辩称用于照明和烟雾掩护,但磷粒粘附人体,烧穿皮肉直达骨髓,对平民造成无差别伤害。同期投放18.1万枚贫铀弹,放射性微粒扩散,导致当地出生缺陷婴儿激增,癌症发病率翻倍。战争造成20万至25万平民死亡,其中1.6万人直接丧生,100多万人流离失所。费卢杰的医院记录显示,污染后儿童畸形率飙升,清理工作至今未完。美军在阿富汗行动中也造成4.7万平民死亡,1000多万人饥饿难耐。这些数字背后,是被摧毁的家庭和土地,美国的“精确打击”往往以平民为代价。布朗大学数据显示,后9·11时代美发动的战争导致92.9万人死亡,3800万人流离失所,这份“战争手册”从不讲人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