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女战士被日军堵在洞内,鬼子打算在洞口放火,用烟熏她出来,几分钟之

悠然话史 2025-10-27 20:24:36

1942年,一个女战士被日军堵在洞内,鬼子打算在洞口放火,用烟熏她出来,几分钟之后,爬出来的女战士的举动,却让鬼子傻了眼……   革命纪念馆展柜前,中学生指着钢笔抬头问讲解员。   “这是谁的笔?为什么笔尖都磨平了?” 孩子的声音清脆。   讲解员轻抚玻璃:“它的主人叫黄君珏,1942 年从太行山悬崖跳下前,用它写过誓言。”   展柜里的钢笔泛着旧光,旁边摆着半本泛黄的笔记本。   笔记本上 “笔与枪同等重要” 的字迹依稀可见,是黄君珏最后的手稿。   1942 年 6 月 2 日,她在太行山山洞里写下这行字时,洞外正堆着柴草。   日军的火把已经点燃,浓烟顺着石缝往洞里钻,呛得人睁不开眼。   那天是她 30 岁生日,也是她与世界告别的日子。   她把湿布塞进 16 岁译电员手里,自己用青苔捂住口鼻。   “文件已经被战友带走,咱们没什么可输的。” 她声音平静,听不出慌乱。   腰间的手枪只剩三发子弹,她摸了摸枪身,想起刚到太行山的日子。   1937 年出狱后,她没回家休养,直接背着行李找到八路军总部。   那时她刚经历两年牢狱,背上的烙铁伤疤还在隐隐作痛。   1935 年远东情报局暴露,为掩护同志,她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   蒋介石亲自下令抓捕,她在牢里被折磨了两年,却没吐露半个字。   “要杀要剐随便,想知道秘密,没门!” 这是她对狱卒说过的话。   更早之前,15 岁的她在长沙亲眼看见马日事变的血腥。   进步人士倒在血泊里,让她攥紧拳头:“国家要有人站出来!” 后来她考进复旦大学经济系,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高学历女性。   九一八事变后,她带着同学往南京跑,逼着国民党当局出兵抗日。   1933 年,她加入远东情报局搞秘密情报,利用父亲的关系传递机密。   父亲在财政部工作,她借着探望的名义,把 “剿共” 军费名单藏在手提包。   每次穿过特务的检查线,她都装作镇定,心里却提着劲。   有人问她怕不怕,她摇头:“比起国家危亡,这点危险算什么。”   回到 1942 年的山洞,浓烟越来越浓,日军在外喊着 “投降不杀”。   黄君珏知道,自己不能被抓,更不能让战友受牵连。   她握紧手枪,对两个女同事说:“我出去吸引火力,你们趁机找机会走。”   没等同事回应,她就朝着洞口的火光冲了出去。   第一枪,她打中了离洞口最近的鬼子军官;第二枪,放倒了端枪的伪军。   围堵的日军愣在原地,没人想到这个 “女人” 敢直面枪口。   她握着只剩一发子弹的枪,转身朝悬崖边跑,头发沾着火星。   鬼子在后面追,喊着 “抓活的”,子弹从她耳边飞过。   到了崖边,她回头望了一眼太行山,这里有她两年的记忆。   春天的桃花、秋天的野果,还有和战友一起唱过的抗日歌。   脑海里闪过三个月大的孩子,她却没犹豫,纵身跳了下去。   绝不能让敌人抓住,绝不能让革命的尊严受辱。   几天后,战友在崖底找到她的遗体,她手里还攥着那支钢笔。   笔记本掉在旁边,上面 “墨水与血都是为民族而流” 的字迹被血染红。   战友们含泪把她安葬在太行山,坟前摆着她最爱的野桃花。   那支钢笔,成了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念想。   如今,太行山庄子岭的纪念碑上,黄君珏的名字清晰可见。   每年清明,都有复旦大学的学生来献花,捧着校徽轻声致敬。   “学姐,您当年的愿望实现了,国家现在很好。” 学生们的声音哽咽。   风拂过山谷,仿佛在回应这些年轻的声音。   革命纪念馆里,那支钢笔依旧在展柜里静静躺着。   每天都有参观者驻足,听讲解员讲它主人的故事。   有人摸着玻璃,轻声说:“谢谢您,用生命守护了我们的今天。” 这份勇气与骨气,永远刻在历史里,刻在中国人的心里。   现在,每当有人提起 “抗日女战士黄君珏”,总会说起那支钢笔。   说起她从火光中冲出的身影,说起她跳崖前的决绝,说起她笔下的誓言。   她用三十年人生,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的脊梁,什么是民族的尊严。   历史不会忘记她,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不会忘记她。     信源:党史中的巾帼力量 (四十四):喋血太行的战地黄花 —— 黄君珏——澎湃新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