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美澳生产的稀土真的可能用不完,不是因为需求大,也不是因为产量大,而是因为有

非常盘点中 2025-10-26 01:45:50

一年后美澳生产的稀土真的可能用不完,不是因为需求大,也不是因为产量大,而是因为有可能根本用不上。 稀土这玩意儿可不是挖煤,锄头刨出来装麻袋就能卖钱,美澳就算把矿石堆成山,过不了技术、产业链、环保这几关,那堆石头比建筑垃圾还不如,搞不好还带辐射,堆着都嫌占地方。 先说说最要命的技术关,稀土矿里混着十几种元素,要分离出纯度 99.99% 的工业级氧化物,得经上百次化学萃取、沉淀,差一步都不行。 中国现在攥着全球 58% 的稀土专利,从矿石破碎到分子蒸馏的 2000 多项核心技术,都是几十年攒下的家底。美国最拿得出手的 MP Materials 公司,折腾 7 年都没能量产高纯稀土,在非洲建的精炼厂还因为技术问题一推再推。 澳大利亚更别提了,虽说有世界第四大稀土储量,可全国就没像样的本土精炼厂,唯一能打的莱纳斯公司,还得把矿石运到马来西亚去加工,十多年来天天被环保问题缠着停产。 就美澳这技术水平,一年后挖出来的矿石顶多是 “半成品的半成品”,想做成新能源汽车电机里的磁体?门儿都没有。 光搞定提纯还不够,产业链缺了腿照样走不动。稀土从矿石到终端产品,得经过采矿、分离、冶炼、磁材制造一整套流程,少一个环节都玩不转。 澳大利亚只握着上游矿山,中下游的萃取剂生产、永磁体加工全是空白,就算矿石挖出来,还得运到别处加工,这跟他们喊的 “供应链安全” 根本是两码事。 美国倒是想补短板,可钱都往本土企业砸,给澳大利亚的份额少得可怜,说白了就是想让澳当 “原料搬运工”,自己攥着技术收益。 要知道,生产一架 F-35 战斗机得 0.4 吨稀土,一艘核潜艇要 4 吨,这些高端应用需要的是加工好的稀土材料,不是光秃秃的矿石。美澳连产业链都没搭全,就算矿石堆成山,军工、新能源企业也没法直接用。 更头疼的是环保这道坎,稀土加工会产生含放射性的尾矿和化学废液,处理不好就是大污染。澳大利亚人对环保敏感得很,地方议会、原住民社区一听说要建精炼厂,立马抗议打官司。 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就因为污染问题天天被投诉,要是敢把厂子搬回澳洲本土,光环评程序就得拖个一年半载,更别说投产了。 美国也没好到哪去,山口矿早年就是因为环保不达标才倒闭的,2017 年重启后,光基建就砸了 10 亿美元,至今还没真正运营起来。一年时间,美澳连环保审批都未必能搞定,就算硬着头皮挖矿石,堆在哪都是个定时炸弹,谁敢用? 就算这些坎都迈过去了,成本账也得算明白。中国企业的稀土提炼成本只有美国的 1/4,这还是算上环保投入的价钱。美澳这边,矿山开采成本高不说,建精炼厂、买专利、处理污染哪样都得烧钱。 高盛算过一笔账,西方想达到中国的稀土生产水平,至少得砸 250 亿美元,可美澳现在各自才掏 10 亿,这点钱连建个像样的精炼厂都不够,更别提建完整产业链了。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的稀土储量才 1.8 亿吨,还大多是难开采的低品位矿,澳大利亚的重稀土质量也远不如中国。 这么算下来,美澳就算造出点稀土产品,价格也得比中国高一大截,企业放着便宜的不用,非要买贵的?傻子才会干。 说到底,美澳这 “稀土梦” 就是场政治表演,特朗普喊着 “用不完”,无非是想彰显 “供应链独立”,阿尔巴尼斯跟着附和,不过是想讨好美国。 可稀土产业是实打实的重工业,不是靠签协议、喊口号就能建起来的。中国从勘探到磁材制造的完整体系,是近 40 年砸钱、砸人、砸时间攒出来的,美澳想一年就追上?根本不现实。 再过一年,大概率能看到这样的场面:美澳矿山上堆着小山似的稀土矿石,辐射检测仪滴滴作响;精炼厂工地还在环评扯皮,设备影子都没见着;下游企业照样拿着钱找中国买提纯材料。 到时候特朗普可能还会嘴硬,但懂行的都明白,那些堆着的矿石哪是 “战略资源”,分明是占地方的累赘。这哪是用不完,根本就是没法用。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