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再也不藏不掖了!原来收取船舶所谓“靠港费”是美方长期战略。 卢比奥在采访里说,2024 年全球 60% 的新船是中国造的,2025 年 75% 的订单都往中国跑,觉得 “市场环境不公平”。可这公平吗?美国自己的造船业早就凉透了。 现在全球造船产能里美国连 1% 都占不到,2024 年一整年才造出 5 艘大型商船。更要命的是,美国造船成本比亚洲高 5 倍,造出来的船又贵又没竞争力,人家船公司当然选中国船,这难道是中国的错? 这 “靠港费” 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套精心设计的连环计。美国早在 2024 年就启动了针对中国海事业的 301 调查,2025 年 4 月抛出的新方案里,把原来固定的百万美元收费改成了按吨位递增。 2025 年 10 月刚开收时,每净吨收费标准就不低,到 2028 年更是要涨到 140 美元。就拿一艘常见的 10000TEU 集装箱船来说,净吨大概 54000 吨,现在单次靠港得交 270 万美元,再过几年就得飙到 756 万,这钱比不少小船的造价还高。 更狠的是配套招数,特朗普专门签了《恢复美国海运主导地位》行政令,怕船公司改停加拿大、墨西哥港口绕开收费,居然要求对经这两国转运的货物加征 10% 的额外服务费。 国会还在推《美国船舶法案》2.0,不光要逼中国输美货物 10% 用美国船,连在华修船的外国公司都要额外收税,甚至要把中国船厂拉黑。说白了,就是想把中国航运企业彻底挤出北美市场,逼着全球船公司跟中国 “脱钩”。 可这算盘打得再响,也架不住现实打脸。美国自己人先炸锅了。几百家农业、零售、港口企业在听证会里拼命反对,说这费用最后全得转嫁给消费者,让本就高企的物价再飞涨。 农民的大豆、能源企业的液化天然气,全靠便宜航运维持竞争力,这成本一涨,他们的货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法卖。美国港口也急了,本来基础设施就老化,要是中国船真不来了,美西港口 35% 的运力都得空着,码头工人怕是要失业。 盟友们更是一肚子苦水,欧盟、日本的船公司好多都用中国造的船,毕竟中国船不仅便宜,还能造高端的 LNG 船、大型集装箱船,技术实力摆在那。 美国这费一收,他们跟着买单。一艘欧洲船公司的中国造船舶,单次靠港费就得 120 万美元,以后还得涨。欧盟自己造船业早就萎缩了,真要跟中国脱钩,他们的供应链先得断档,谁愿意为美国的战略牺牲自己的利益?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想靠抢来的钱补贴自家造船业,可这窟窿根本填不上。美国造船业不光成本高,还缺工人、缺技术、缺投资,就算拿到百亿级的靠港费补贴,造出来的船还是没人买。 德鲁里咨询早就算过,中国船占美西航线 35% 的运力,真把这些运力逼走了,美国本土船根本补不上缺口,最后只会导致货物堆积、运价暴涨,倒霉的还是美国商家和老百姓。 咱们也没惯着他们。就在美国开收 “靠港费” 的同一天,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对等反制措施,对美籍船、美国运营的船收特别港务费,同样逐年涨价,最高每净吨 880 元人民币。 而且规定得明明白白,没缴清费的船,海事部门直接不给办进出口岸手续,想逃费?下次靠港必须补齐。这一下就把美国的嚣张气焰打了回去,你敢动手,我就敢接招,谁也别想占便宜。 说到底,这 “靠港费” 就是面照妖镜,照出了美国造船业的无能和战略的虚伪。自己产业不行,不想着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反而靠单边制裁抢钱、逼盟友买单。可全球航运讲的是效率和实力,不是政治口号。 中国能拿 75% 的订单,靠的是一年造几百艘大船的产能,靠的是能造全球最先进船舶的技术,靠的是公道的价格。美国想靠耍流氓把市场抢回来,根本就是白日做梦。最后可能钱没捞到多少,反而把自己的港口竞争力搞垮,把盟友全得罪光。这哪是长期战略,分明是给自己挖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