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如此“仇视”中国?美国国际关系专家直言: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不可饶恕!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一直以来,美国的“原则”从来不是什么公平正义,而是“我永远当老大,你们都得听话”。 二战后美国靠着美元霸权、军事基地和意识形态输出,把世界分成了“主子”和“仆从”,谁要是敢脱离他们的掌控,要么被制裁要么被颠覆。 可中国偏不按这个剧本走,不仅没被它的封锁压垮,反而用它制定的游戏规则闯出了自己的路。 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4万亿刺激计划成了全球经济缓冲垫,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30%,这可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他们要的是“小弟们”的依赖,而不是出现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竞争者。 到202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更让美国抓狂的是,这些合作里居然没有附加政治条件,这直接砸了美国“援助换服从”的饭碗。 美国更不能忍的,是中国在科技和产业上动了它的“奶酪”,过去美国靠技术垄断躺着赚钱,芯片、航空发动机这些高端玩意,想卖多贵卖多贵,中国只能被动买单。 可现在中国偏偏要搞自主创新,今年9月上海微电子的28nm沉浸式DUV光刻机,已经完成中芯国际验证,良品率达90%,价格才是ASML同类型设备的1/3。 更别说科益虹源的高功率准分子激光器、国望光学的投影物镜这些核心部件,全实现了国产化,彻底打破了美国Cymer、德国蔡司的垄断。 这哪是什么“错误”,这是中国拿回自己发展权的正当行为,可在美国眼里,“你居然敢不买我的东西,敢自己造”,这就是“大逆不道”。 于是美国急了,今年9月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实施细则,把“外国直接产品规则”适用阈值从25%下调到10%,哪怕是第三国制造的芯片,含10%以上美国技术就得经它许可,这简直是明着耍流氓。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给世界提供了“美国模式”的替代品,美国搞了几十年“民主输出”,到哪就把战乱带到哪,伊拉克、阿富汗的废墟就是铁证。 可中国走的是“务实合作”的路子,蒙内铁路让肯尼亚货运成本下降79%,中巴经济走廊创造7.5万个就业岗位,雅加达-万隆高铁直接让印尼进入高铁时代,而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还在争论劳工标准。 这种对比太刺眼了,美国务院官员直言,中国最危险的不是导弹数量,而是它让印尼、沙特这些盟友开始怀疑:为什么美国只能提供武器,而中国能帮我们建高铁? 2024年沙特与中国签订百亿石化合同,白宫只能通过媒体表达“关切”,十年前这种协议必然由美国公司主导,这种霸权旁落的失落感,自然变成了对中国的敌意。 美国的“仇视”里,藏着的全是对自身衰落的焦虑。 3月五角大楼机密文件《临时国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首次正式将中国列为“唯一重大威胁”,还说要减少欧洲和中东兵力,集中力量遏制中国。 可《华盛顿邮报》直言不讳,说这“象征着美国自身国力的衰退”。 10月2日美国对12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从30%逐步涨到45%,可连特朗普都得把暂停期延长到11月10日,就怕影响感恩节购物季,导致家电涨价9.4%得罪中产阶级选民。 反观中国,10月9日升级稀土管制,引入“境外物项追溯规则”,只要终端产品含0.1%中国产稀土且用了中国技术,就得申请许可。 10月10日又对美籍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还配套30%运费补贴,这一套“反制+托底”组合拳,打得美国科技企业叫苦不迭,英伟达CEO黄仁勋都无奈表示,“在帮竞争对手培养替代供应链”。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说得更实在:“中国并不是对美国构成威胁,而是对美国霸权构成了威胁”,美国的“神经质”反应,源于中国揭示了美国,并非像他们以为的那样主导世界的事实。 美国在全球有800个军事基地说是“维护稳定”,中国在吉布提一个后勤保障点,就被骂“军事扩张”;美国搞芯片封锁是“国家安全”,中国搞稀土管制就是“破坏供应链”,这双标玩得简直登峰造极。 特朗普在这个月先是放话要征100%关税,可没过几天就改口说“要和中国达成公平协议”,还安排财政部长和中国副总理会面,这前后打脸的操作,暴露了美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这么看来,美国所谓的“原则性错误”,不过是中国不愿做“附庸”,不愿看着他们继续垄断世界。 中国搞“一带一路”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让更多国家过上好日子;中国搞自主创新不是为了卡别人脖子,是为了不被别人卡脖子。 中国推动多极化更不是为了取代美国,而是为了打破霸权垄断,让世界更公平。 马丁·雅克说得对:“阻止中国发展,就像不让海水涨潮”,美国的“仇视”和围堵,本质是用霸权逻辑对抗历史潮流。 美国要是还抱着“我老大我说了算”的旧思维不放,最终只会被时代甩在后面,毕竟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谁的“一言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