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关于中国空军又要大批引进伊尔-78MK-90A加油机的消息出现在不少媒体和圈子里,引发了很大关注。 据泄露的俄罗斯军工文件显示,有“东亚客户”被曝正计划购买整整20架伊尔-78MK-90A大飞机,并计划2027年前交付。 先说说俄罗斯现在的处境,以前苏联时期的武器可是卖遍全球,光上世纪90年代就给11个国家卖了370多架战机,中国当年都是最大买家。 可这些年不一样了,俄罗斯的武器出口早就凉透了,2011年到2020年战机销量直接降到不足200架,最近几年更惨,也就3个国家有过交易,还多半没个准信。 这背后原因不少,美国搞的制裁法案太狠,谁买俄罗斯武器就收拾谁,埃及、印度尼西亚本来订了苏-35,最后都不敢要了。 加上乌克兰战争一闹,俄罗斯战机的短板全暴露出来,地面瞄准、侦察系统都跟不上,其他国家更不敢买了。 俄罗斯航空工业现在日子不好过,新战机研发没钱支持,老型号又没人要,正好赶上咱们递来橄榄枝,自然愿意给个实在价。 再看咱订的这伊尔-78MK-90A,可不是老旧货,是2017年才下线的新家伙,基于最新型的伊尔-76运输机改的,比老款伊尔-78能多装40吨油,总共能拉126吨油,这分量够给好多架战机"喂饱"。 它机身装了3个加油吊舱,主翼下面两个,机尾一个,能同时给2架飞机加油,不管是咱家里的歼-20、歼-16,还是以前从俄罗斯买的苏系战机,都能兼容上,不用额外改设备。 更省心的是它的发动机,用的PS-90A-76型号,力气大还省油,飞长途成本比老型号低不少,1000公里距离内能输送78吨油,这效率比不少加油机都强。 为啥咱非得这会儿补加油机?说穿了就是需求太迫切。空军打仗,加油机就是"空中加油站",油管子够长,战机才能飞得远、打得久。 就像关岛离咱3000公里,歼-20一口气飞不到,有了加油机就能中途补油,把巡逻半径再往外推800公里。可咱现在的加油机数量太寒碜,满打满算才40架,美军光KC-135就有460架,差了近十倍。 虽然咱自己的运油-20很先进,出勤率能到90%,一架顶美军三架老飞机,可毕竟列装时间短,产能还没跟上,短期内没法一下子补齐缺口。 这时候从俄罗斯买现成的正好能填上空缺,20架伊尔-78MK-90A一到位,加上现有的40架运油-20,差不多能凑够60架主力加油机。 算笔账就清楚了,每架加油机带30吨油,扣除自己回程用的,能给前线战机喂600吨油,够60架次歼-20往返关岛。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之前兵棋推演,好几次都被这规模的加油机群捅穿了防线,可见这20架飞机能给咱的空中力量提多大劲。 而且这笔买卖性价比极高,业内估算20架连备件带地面设备也就30多亿美元,比自己从头研制省时间还省钱,运-20整机研制费都要百亿人民币,咱这相当于花小钱办大事。 俄罗斯现在急需订单盘活生产线,肯定愿意在交付时间上让步,说好2027年前交货,正好能赶上咱空军战略布局的节奏。 要知道C929宽体机还得等好几年才能用,短期内远程打击还得靠加油机配先进战机的组合,这20架伊尔-78MK-90A来得正是时候。 更妙的是这买卖的战略意义,既帮俄罗斯缓解了军工企业的压力,巩固了合作关系,又能快速补齐自身短板。 咱不跟美国比数量堆头,而是精准补缺口,运油-20负责核心区域,伊尔-78MK-90A配合着覆盖远海和边疆,两者搭配着用,出勤率和覆盖范围都能上去。 现在周边局势复杂,有了这些加油机,战机就能更频繁地飞远海、上高原,不管是南海巡逻还是西部防控,底气都足了不少。 说白了,这就是看准时机的精准布局,俄罗斯滞销的时候入手,价格划算、交付快;选的机型又是适配性强、性能先进的新款,刚好能补上咱的短板;花的钱不多,却能让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上一个大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