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飞过各国雷达没反应,为啥不敢拦截?美报告揭开了真相。 核心就是两样:一是技术上根本跟不上,二是战略上绝不敢动。 先说说雷达为啥没反应。这可不是雷达不想探测,而是东风41的设计从根上就把雷达的“眼睛”给晃瞎了。 其一是速度太快,美国报告里提过,东风41的最高速度能到28马赫,换算成咱们能懂的速度,就是每秒飞9公里多,比普通子弹快了十几倍。 雷达探测到目标后,得算轨迹、传数据、调武器,可东风41飞1.4万公里的射程也就一个多小时,留给雷达的反应时间只有几十秒,刚算出大概方向,导弹早就飞出去老远了。 更绝的是它的飞行高度,大部分时间都在几百公里的太空里,那地方是普通防空雷达的盲区,很多国家的雷达只能盯着大气层内的目标,对太空里的东风41根本够不着。 再加上东风41用了特殊的材料,香港的军事杂志说它用了石墨环氧纤维做弹体,这种材料能把雷达反射面积变得特别小,雷达屏幕上根本显不出清晰的信号。 而且它还能在公路、铁路上随便跑,今天在西北戈壁,明天可能就到东北深山,雷达总不能到处都架着盯着,等发现它发射的时候,导弹已经飞上天了。 美国2010年的报告里就承认,这种机动发射加高速飞行的组合,让他们的预警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 就算雷达侥幸捕捉到信号,也没人敢动手拦截,这里面的门道更实在。美国花了几千亿美元搞的“萨德”“宙斯盾”这些反导系统,在东风41面前几乎是摆设,他们自己的模拟数据显示,拦截成功率还不到5%。 关键问题出在东风41的弹头技术上,它能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的威力都相当于几十万吨TNT,比二战时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几十倍。 更狡猾的是,这些弹头分离后还会带着假弹头一起飞,真假混在一起,反导系统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就算想拦,也得发射几十枚拦截弹,成本高得吓人还没用。 更要命的是东风41的变轨技术,它用了钱学森老先生提出的“打水漂”弹道,弹头在大气层边缘一会儿进去一会儿出来,还能随时变方向,就像足球运动员的假动作,往左晃一下突然往右冲,反导系统按固定轨迹算出来的拦截点,根本打不着。 美国报告里特别强调,这种机动变轨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反导系统的逻辑,以前靠算轨迹就能拦截的办法,现在完全失效了。 最关键的还是战略层面的风险。东风41是咱们的二次核反击武器,专门在敌人先动手后进行反击,任何国家拦截它,都等于打响了核战争的第一枪。 要知道,每枚弹头都能精确打击100米范围内的目标,不管是导弹发射井还是指挥中心都能炸掉,一旦拦截失败,后果就是城市被毁、生灵涂炭,没有哪个国家敢冒这个险。 而且东风41的射程能覆盖全球任何地方,就算在本土发射,也能打到世界各个角落,这种威慑力让各国都得掂量掂量,拦截动作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谁也承担不起。 美国的报告里其实说得很明白,东风41的设计就是冲着突破反导系统来的,高速、变轨、多弹头这几样加起来,已经超出了现有防御技术的极限。 与其花冤枉钱去拦截一个大概率拦不住的武器,还不如不碰它,毕竟一旦出错就是灭顶之灾。 这就是为啥东风41飞过的时候雷达没反应,就算有反应也没人敢拦,美国的报告早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技术跟不上,风险又太大。
奖金高达800万!中国科学家刘永坦,辛辛苦苦研究了三十年,终于发现了藏在雷达“盲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