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军哭诉“中国战机近距离发射照明弹”,南部战区回应:侵闯西沙领空,中方依法驱离 20日,澳大利亚军方又开始恶人先告状。当天,澳防长马尔斯声称,一架澳军的 P-8A 侦察机在南海上空进行所谓“例行巡逻”时,遭到一架解放军苏-35战机的“不安全、不专业”对待——中国战机对澳军机发射了照明弹,其中两枚照明弹距离P-8A机身非常近。 10月20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对外放话,说一架澳军P-8A巡逻机在执行“例行任务”时,被解放军苏-35战机以“危险方式”逼近,并发射了两枚“非常接近”的照明弹。 这种说法迅速被多家西方媒体转载,渲染中国在南海“挑衅”、“不守规则”。然而,南部战区的回应比这类“西方合唱团”更具分量:中国战机是依法对侵入西沙领空的外国军机进行识别查证并驱离,所谓“照明弹”是标准操作,完全符合国际通行规程。 在不少人印象中,照明弹似乎和“挑衅”挂钩,仿佛一发出就意味着擦枪走火的前奏。但在军用航空行动中,照明弹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可以是警示信号,也可以是引导方向,更是对目标施加视觉干扰的手段。 尤其在海上空域,复杂的气候条件和视线因素下,照明弹的使用反而是避免误判的保障工具。 换句话说,这不是什么“危险挑衅”,而是一次规范操作。真正需要被追问的,其实是那架澳军侦察机,为什么出现在西沙群岛上空?又为什么要贴近中国领土边缘飞行? 澳方给出的解释是“例行巡逻”。这个词听上去好像很平常,像是每天打卡一样自然。但谁都知道,在领空敏感地带搞“例行”,本身就不是个中立行为。 南海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关乎主权归属,也涉及海上航行权、空中识别区和地区安全格局。 近年来,澳大利亚置身于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持续强化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具备强大侦察能力的P - 8A反潜机屡屡现身中国周边,此举显然已逾越“自由航行”的合理界限。 中国军方的回应则再次展现了清晰的底线思维。西沙群岛自古属于中国,这是没有争议的历史事实。中国对这一海域及空域拥有完整的主权和管理权限。 任何未经许可进入该区域的外国军机,理应受到识别、警告乃至驱离。这不仅是对主权的维护,更是对地区秩序的负责任体现。如果中方因为对方“例行”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澳方一出新闻,西方媒体立刻跟上,套用“受害者”模板,营造一种“中方在南海制造紧张”的叙事氛围。 但真正了解南海局势的人都知道,这片海域的紧张根源,正是部分域外国家的持续介入和频繁军事行动。如果说谁在搅局,答案早已写在过去几年的航迹图上。 澳大利亚如果真想与中国维持建设性关系,那么就需要重新审视其在周边海域的军事存在与行动逻辑。 频繁派出军机靠近中国沿海,除了加剧误判风险,也在不断消耗两国之间本就脆弱的互信。而这种“飞一次喊一次冤”的操作,也早已失去了应有的说服力。 南海不是某个国家的私人后花园,更不是展示军力的表演场。它连接着各国的命运,也承载着区域和平的希望。 中方始终心怀和平愿景,然面对挑衅,绝不一味缄默姑息;秉持合作诚意,却在核心利益面前,绝无半分退让妥协之可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这才是此次事件中最值得铭记的事实。 每一次空中的擦肩而过,都是一次战略意图的交锋。如果说澳军的“例行巡逻”是在演一场外交戏码,那解放军的“依法驱离”则是一次坚定、清晰且必要的国家主权宣示。 素材来源:“这一表述非常罕见”,解放军强硬警告澳方! 2025-10-21 09:20·京报网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