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解放军苏-35向侦察机打照明弹,澳军方叫苦,P-8A真会被击落吗?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0日,澳大利亚国防部突然抛出一份声明,把南海上空的一次军事互动推到公众眼前。 声明里说得明明白白,10月19日那天,澳大利亚空军一架P-8A反潜侦察机正在南海搞海上监视,中国空军一架苏-35战斗机突然靠近,还连续两次近距离发射了照明弹。 澳方在声明里反复强调这次互动“不安全”“不专业”,说苏-35的行为给P-8A机组人员和侦察机本身都带来了危险,字里行间满是叫苦的意味。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次事件里没有澳军人员受伤,P-8A反潜侦察机也没出现任何损伤,算是给这场紧张对峙留了点缓和的余地。 澳军方还在声明里给自己找补,说几十年来澳大利亚国防军一直在这个地区开展海上监视活动,这次行动只是在行使所谓“国际水域和空域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权”,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没做错,错在中方反应“过激”。 他们甚至搬出“人员安全和福祉”当理由,说澳大利亚始终把这个放在首位,暗指中方的做法无视人员安全,可这话听着总有点站不住脚——毕竟是澳军侦察机跑到中国家门口的南海搞监视,不是中方战机跑到澳大利亚周边空域活动。 先说说苏-35发射照明弹这事儿,懂行的人都知道,照明弹不是实弹,它的主要作用是警示、驱离,不是用来击落目标的。 中国空军选择用这种方式应对,本身就留足了克制的空间,既表达了对澳军侦察机抵近活动的反对,又没让局势升级到不可控的地步,这跟“击落”完全是两个概念。 再看看P-8A反潜侦察机的来头,这款机型是澳大利亚空军用来执行海上巡逻、反潜侦查的主力装备,这次跑到南海搞“海上监视”,明眼人都清楚它的真实目的——无非是想搜集南海周边的军事动态、水文数据等情报,根本不是什么“无害航行”。 南海是中国的家门口,中国对这片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和管辖权,澳军侦察机不远万里从澳洲飞到这里搞侦查,本身就打破了区域的和平稳定,中方出动苏-35进行拦截驱离,完全是在行使正当的国防权利,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举措。 有人可能会问,苏-35为啥不直接用更激烈的方式,反而选择发射照明弹?其实这里面藏着中方的战略考量。 苏-35作为一款性能优异的重型战斗机,具备强大的制空能力和机动性能,要是真想对P-8A动手,完全有更直接的手段,但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克制、专业的方式处理这类海上空中相遇问题,发射照明弹就是明确的信号:我们不欢迎这种抵近侦查行为,请立即离开。 这种处理方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有效避免冲突升级,比某些国家动辄用实弹威慑的做法理性得多。 再看看澳方的反应,一边喊着“不安全”“不专业”,一边强调自己“长期在该地区活动”,这种双重标准实在站不住脚。 要是换做澳大利亚,有外国侦察机天天在它家门口的海域搞监视,澳军方会坐视不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且澳方所谓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都不是无底线的自由,根据国际法,任何国家在行使这项权利时,都不能损害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澳军侦察机的行为明显越界了,中方的反制措施完全合理合法。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澳方在声明里只字不提自己的侦察机当时距离中国领空、岛礁有多近,也没说自己是否提前向中方通报过飞行计划。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各国军机在靠近他国空域活动时,应该提前通报,避免引发误判,可澳军这次显然没做到这一点,反而倒打一耙指责中方,这种态度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回到“P-8A真会被击落吗”这个问题上,答案很明确——短期内完全不可能。 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处理国际争端和军事对峙时,始终秉持冷静、克制的态度,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采取极端手段。 苏-35发射照明弹已经把态度摆得很清楚:警告、驱离,不是开战。 澳方要是真担心P-8A的安全,最该做的不是发表声明叫苦,而是停止派侦察机到南海搞抵近侦查,别再干这种破坏区域稳定的事。 要是澳军继续执迷不悟,一次次挑战中方的底线,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加强硬的反制措施,但即便如此,“击落”也会是最后万不得已的选择,中方始终会把和平解决问题放在首位。 这次事件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别以为能借着“航行自由”的幌子,随意到中国周边海域空域搞小动作,中国军队有能力、有决心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任何挑衅行为都只会遭到坚决反制,不会有好结果。 澳军方与其在这里叫苦连天,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别再让P-8A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不安全互动”,这才是保护机组人员安全、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的正确做法。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