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 日本突然宣布了   10月19日,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自民党与日本维

波览历史 2025-10-20 13:53:23

一则消息! 日本突然宣布了   10月19日,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已同意就联合执政达成合作,维新会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支持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任首相。   然而,一周前的日本政坛还呈现着完全不同的态势。10月10日,与自民党合作了26年的公明党突然宣布退出联合政府,理由是不满高市早苗重用涉黑金丑闻的萩生田光一,以及双方在修宪等议题上的根本分歧。   公明党带走的近30个席位,让自民党瞬间陷入执政危机——其在众议院的196个席位,离233席的过半线差了一大截。   此时,在野党阵营迎来了十几年一遇的夺权机会,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合计能凑出210个席位,足以压制自民党。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甚至做出了巨大让步,放弃推举本党候选人,转而支持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试图整合在野党力量。   但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世纪大和解”,仅9天就宣告破产。   问题出在在野党内部无法弥合的意识形态鸿沟:立宪民主党坚持“零核电”,而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主张重启核电;在军费和安保法案上,三党更是各执一词。   野田佳彦的妥协没能换来共识,反而给了自民党可乘之机。   10月15日,就在在野党会谈破裂当天,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立刻转头与高市早苗会面,这场会谈直接敲定了合作框架。   维新会的倒戈让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怒不可遏,其身边人士透露,玉木雄一郎怒斥维新会是“两面派”。   但愤怒改变不了现实,维新会手握的35个席位,成了自民党救命的关键,也成了维新会换取政策利益的最大筹码。   这场合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算计,维新会没有要求进入内阁,而是选择“内阁外合作”的模式,既规避了执政责任,又能通过国会投票影响政策。   作为交换,自民党被迫接受了两个近乎苛刻的条件:削减10%的国会议员席位,以及为大阪“副首都”构想设立专门机构。这两个条件背后,藏着维新会深耕多年的政治野心。   削减议席看似是“精简机构”,实则是维新会的精准打击。日本众议院选举分为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区,维新会的优势在小选举区,而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等党派主要依赖比例代表区获取席位。   削减议席以比例代表区为核心,等于直接削弱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自民党对此并非没有顾虑,党内测算显示,此举可能让自民党损失10到20个席位,但为了执政只能妥协。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阪“副首都”构想,这是维新会从“大阪维新会”时期就坚持的核心诉求,主张将部分中央行政职能迁至大阪,打破东京的单一中心格局。   这个构想曾两次公投失败,却借着这次联合执政死灰复燃。对维新会来说,即便最终无法完全落地,也能向关西选民展示“为地方谋利”的形象,巩固自己的票仓。   但这无疑会激化自民党内部的地方矛盾——自民党大阪支部与维新会长期竞争,19个小选举区里输了15个,如今要拱手让出利益,党内不满早已暗流涌动。   两党合作的脆弱性还体现在更核心的分歧上。维新会坚决主张全面禁止企业和团体政治献金,这正中自民党的“命门”,自民党的运作长期依赖企业献金网络,此前的“黑金丑闻”已经让其支持率暴跌至22%。   自民党只愿意限制献金规模,这种妥协根本无法满足维新会的要求,只是被权力交易暂时掩盖。有自民党内部人士坦言,只要政策落实不到位,维新会随时可能翻脸退出。   更矛盾的是民意的分裂。《时事通信》10月17日的民调显示,高市早苗在18至29岁选民中的支持率高达58%,30多岁群体也超过五成,看似人气很高。   但NHK同期民调却显示,仅38%的民众支持两党联合执政,52%的人明确反对,还有43%的人“对任何候选人都不满意”,创下十年新高。   这种分裂背后,是年轻选民对“旧政治”的失望,他们原本支持维新会是希望看到改变,却没想到维新会最终选择与自民党妥协,不少年轻网友直言“所有政党都一样,只关心自己的席位”。   即便高市早苗能在21日的选举中胜出,她面临的也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执政基础。两党合计231个席位,离过半还差2票,需要不断拉拢无党派议员才能推进法案。   党内的派系矛盾、与维新会的政策分歧、民众的信任赤字,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压垮新政府的稻草。   这场用利益交换换来的执政地位,终究难以稳固。   信息:日本维新会与自民党达成合作,日媒:两党结盟意味着高市早苗几乎确定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 2025-10-19 12:23·杭州日报

0 阅读:1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