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发出警告!中国已经养成了一个危险的坏习惯,那就是低估了美国的报复意愿和能力! 美国从来都是个记仇的主儿,只要觉得自己的地位被挑战、利益受损失,不管对方是敌人还是盟友,说报复就报复,半点儿不含糊。 美国前国防部顾问、曾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十年的罗伯特·哈钦斯,最近在《外交政策》上抛出的观点,把不少关注中美关系的人惊到了。他直言中国正养成一个危险的坏习惯——严重低估了美国的报复意愿和能力,而这种低估,很可能会触发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 熟悉哈钦斯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近七旬的专家不是空口说白话。他参与过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战略制定,亲历过美国对多个"挑战者"的报复全过程,在他的认知里,美国的记仇和反击,从来不分对象,更不讲情面。 追溯历史就能发现,这种报复基因早刻在美国的外交骨血里。1778年,法国为帮美国打赢独立战争,前后派出三万兵力、花费超13亿里弗尔,可美国独立刚成定局,就在和英国的和约谈判里把法国彻底踢开,完全牺牲了盟友的利益。这种"用完即弃"的做派延续至今,成了美国对待盟友的常态。 对那些直接挑战其霸权的国家,美国的报复更是来得又狠又绝。古巴只因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就遭美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封锁,即便联合国大会连续31次通过决议敦促美国终止封锁,美方依然不为所动,让古巴每年承受数十亿美元损失。 伊朗不过是想发展民用核能,就被美国列入"邪恶轴心",动用《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等一系列国内法实施全方位制裁,连医药、食品等民生领域都没放过。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报复的"三板斧":军事打击、经济压制、舆论抹黑,往往多管齐下。塔夫茨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1776年到2019年,美国在全球进行了近400次军事干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其用武力报复"异见者"的明证。经济上的手段更隐蔽,2000年到2021年,美国对外制裁增加了933%,仅特朗普政府时期就实施3900多项制裁,平均每天要挥舞3次"制裁大棒"。 就连盟友,只要触及美国利益,同样难逃报复。日本上世纪80年代半导体产业崛起,市场份额超过美国,美国立刻出手,通过《反倾销法》对日本芯片征收100%关税,还逼迫日本签订《日美半导体协议》,硬生生把日本半导体产业压垮。 2022年俄乌冲突中,欧洲多国刚表现出对俄能源的依赖,美国就立刻加码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价格直接涨到本土的4倍,用"趁火打劫"完成了对盟友的"报复性收割"。 科技领域的报复更是精准狠辣。华为在5G领域实现突破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不仅将其列入实体清单,还逼迫盟友禁用华为设备,甚至动用《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等工具,对华为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连环打压,短短几年就让这家全球顶尖的通信企业陷入供应链危机。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各类制裁清单,每一家背后都藏着美国维护科技霸权的报复逻辑。 哈钦斯在文章里特别强调,美国的报复从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完善的法律支撑和体系化运作,从国内法的立法铺垫,到海外800多个军事基地的武力威慑,再到全球舆论的抹黑造势,形成了完整的报复链条。这种能力,是其维持霸权的核心手段之一。 在他看来,中国近年在稀土管制、半导体自主等领域的动作,被美国视为对其霸权的直接挑战,但中国似乎没充分意识到,这种挑战可能引发的报复强度。毕竟从历史来看,美国从不会容忍任何国家动摇其核心利益,而它的反击,往往比外界预想的更猛烈。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中国的反制起作用,美国作出实质性让步了!美国撤销相关管制措施!10月19日,根据
【59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