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再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深刻感悟,他坦言,美国对中国实力的判断严重失误,中国的长远战略和综合能力让他刮目相看。从基建到科技,从人才培养到军事力量,他认为中国正以非凡的韧性和智慧走在世界前列。 美前驻华大使伯恩斯“说实话”:美国严重误判中国,其韧性和战略太惊人。这位深耕外交领域近三十年的资深人士坦言,美国对中国实力的判断存在严重失误,中国在长远战略布局与综合能力展现上,早已让他刮目相看。 伯恩斯他绝非对中国抱有天然好感的外交官。今年68岁的他,外交履历堪称“鹰派教科书”:上世纪80年代就担任老布什的苏联事务主任,全程参与美苏谈判;克林顿时期成为总统特别助理,直接跻身核心外交决策圈;小布什时代更是以驻北约大使身份,主导推动保加利亚、波罗的海三国等七国加入北约,把军事防线直接推到俄罗斯家门口,也因此成了俄罗斯最记恨的美国外交官之一。2021年他出任驻华大使前,美国舆论普遍将这位“三朝元老”视作对华强硬派的代表。 正是这样一位履历硬核的外交官,在离任后卸下公职束缚,开始以更客观的视角复盘对中国的认知。他在采访中直言,美国两党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判断都存在偏差,这种误判在特朗普时期尤为明显。 当年特朗普政府强行加征关税、推动“脱钩”,却压根没看清中美经济的互补本质,更低估了中国产业链的替代能力与自主决心。现实很快给出答案:中国不仅迅速调整出口市场结构,更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加速国产替代,反而催生出更强的经济内生动力。 作为曾实地走访中国多地的大使,伯恩斯对中国的基建与科技发展有着直观感受。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陪同时任国务卿访华时,北京的高楼还屈指可数,而如今再看,中国高铁里程已占全球70%,跨海大桥、高原铁路等超级工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更让他意外的是科技领域的突破,美国曾固执地认为中国只能“模仿技术”,但他亲眼见证中国在5G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走到世界前列,这种系统性崛起绝非偶然。 军事力量层面,伯恩斯的认知同样被刷新。他在公开场合提到,自己曾近距离接触过中国军队,那些宣称“解放军缺乏实战经验”的论调完全站不住脚,美国严重低估了其军事装备的技术迭代速度与人员素养。 而让他尤为感慨的是中国的战略定力——从“五年规划”的持续落地到“一带一路”的长期推进,每一步都着眼于数十年后的布局,这种耐心是追求“短期利益”的美国难以企及的。 他还点出美国战略误判的关键一环:试图同时对中国和传统盟友加征关税,结果亲手推开了本可借力的盟友体系,让自己在博弈中陷入孤立。反观中国,在外部压力下始终保持开放姿态,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攻坚稳步夯实实力,这种韧性让美国的“遏制”政策屡屡落空。如今美国军工行业受中国稀土禁令影响,在中美会谈中不得不主动提及稀土议题,恰恰印证了这种误判的代价。 从强硬鹰派到直言“误判”,伯恩斯的转变源于亲身观察。他坦言,中国的发展从不是靠短期投机,而是文明积淀与战略智慧的结合,这种力量远比数字呈现的更惊人。那些曾被美国忽视的细节——从偏远乡村的光纤覆盖到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最终汇聚成不可小觑的发展势能。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近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再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深刻感悟,他坦言,美国对中国实力的
百日依山尽
2025-10-19 23:35: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