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实在太狡猾了,每次发现乌军无人机后,就会派一架侦察无人机尾随跟踪,顺藤摸瓜直到发现乌军的老巢!真是兵不厌诈。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说起打仗,大家都知道“兵不厌诈”这个道理,但俄军把这句话玩出了新花样,用无人机玩起了“猫鼠游戏”,愣是把乌军耍得团团转。 光看数据就知道这招多狠,2024年俄军买了140万架无人机,是去年的整整10倍,直接在前线织出了一张天罗地网,他们还发射了3940架巡飞弹,大部分都是靠这招“跟踪战术”找到目标的。 这套“跟踪术”说白了就是三板斧:侦察、传输、打击。 先说“火眼金睛”S350M侦察机,这玩意儿就12公斤重,跟大鸟差不多,全电动发动机飞起来特别安静,最绝的是它能在5000多米高空盯梢,还带着热像仪和光谱仪,就算乌军的无人机飞得再偏也跑不掉。 再说信息链,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S350M拍到的画面能实时传回地面站,一百公里之内都不是问题,要是距离再远,就来个“接力跑”,两架无人机一倒手,信号能传两百多公里,地面操作员看到画面,3到5分钟就能锁定目标,下单打击。 最后就是“尖刀组”出场了,“柳叶刀”巡飞弹虽然个头不大,但1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加上3公斤炸药,够乌军喝一壶的。 而要是发现目标周围还有援兵,就派“猎户座”无人机跟上,这家伙能挂200公斤弹药,在天上转悠24小时,相当于一个空中火力站。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不少乌军的无人机小队都吃了大亏,有意思的是,俄军还会玩心理战,故意让乌军无人机多飞会儿,等它传回更多阵地坐标再动手,一网打尽。 乌军当然也不是吃素的,想出了不少对策,比如划出15公里的“无人机缓冲区”。 每天放4000架小型无人机当哨兵,但这招对付不了俄军的高空战术,S350M在6000米的高度就跟个小黑点似的,底下的哨兵根本发现不了。 更糟的是,乌军的FPV无人机续航时间就20分钟,飞不了多远就得往回赶,结果飞手刚觉得安全了,殊不知头顶早有“眼睛”在盯着,有次在赫尔松,一架乌军无人机不但暴露了自己的发射点,还连累旁边的燃料库一起报销。 整个战术的关键在于俄军的规模优势,他们的无人机多到能把整个前线天空变成“监控大棚”。 反观乌军,虽然也能造不少无人机,但高端侦察型号基本靠西方援助的“扫描鹰”,数量跟不上战场需求。 最让乌军头疼的是,他们现在连藏都藏不好,“超级相机”的热像仪连地上的温度差都能分析出来,飞手就算躲进树林里也没用,一次在卢甘斯克,俄军先用“柳叶刀”炸掉操作员,再派“猎户座”摧毁备用无人机,一套组合拳下来,整个无人机小队全军覆没。 这种战术最绝的是成本效益比,一架“超级相机”才几十万美元,但每次得手就能干掉乌军几十架无人机和配套设备。 就算乌军后来给无人机加装了干扰器,俄军就改用多机接力跟踪,反正无人机多,总能把目标盯死。 这就是现代战场上的“猫鼠游戏”,谁的技术链条更完整,谁的反应速度更快,谁就能掌握主动权,而俄军,显然在这场游戏中玩出了新境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俄军实在太狡猾了,每次发现乌军无人机后,就会派一架侦察无人机尾随跟踪,顺藤摸瓜直
木槿论事
2025-09-30 21:43:32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