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70万压在乌克兰,不是舍不得打,是真打不动了,150万是账面数字,能拎枪上前

掘密探索 2025-09-24 14:51:43

俄军70万压在乌克兰,不是舍不得打,是真打不动了,150万是账面数字,能拎枪上前沿的,连一半都凑不齐,动员令下了三次,新兵还穿着旧靴子往前冲,炮弹不够,坦克老掉牙,指挥链卡得像断网的手机。 不是不敢用全力,是用了也破不了局,每天死几百人,换一公里地,值不值?   俄军的装备损耗,简直能开“军事博物馆”了,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俄军已经折了1.4万辆坦克、装甲车这些“铁疙瘩”,光2024年就损毁了1400辆坦克和3700多辆装甲车。   这些大家伙在乌克兰的烂泥地里,成了乌军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的“活靶子”,开起来“哐当哐当”响,履带动不动就掉,引擎说罢工就罢工。   炮弹短缺更要命,俄军每天要打6000发炮弹,可库存早见底了,为了省弹药,前线部队只能玩“人肉冲锋”,先让囚犯组成的“风暴Z部队”上去当“炮灰”,消耗乌军弹药,再让正规军往上冲。   这招虽然能推进,但代价惨重,今年6到9月,俄军拼死拼活才抢了620平方英里的地,日均伤亡却飙到1200人。 俄军的兵员危机,比装备损耗还吓人,IISS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1月,俄军已经死了17.2万人,重伤致残37.6万人,总伤亡快逼近80万了。   英国防部说实际伤亡可能都破百万了,乌克兰那边更狠,说2025年初俄军每月还得死3到4万人,为了填窟窿,克里姆林宫啥招都使了:2022年抓了30万预备役,在顿巴斯占领区强拉当地人当兵,甚至从监狱里招了15万囚犯。   2025年新招的28万合同兵,好多是穷地方的年轻人,冲着每月30万卢布的津贴来的,可他们连基本训练都没完成,就被扔到前线了。   更搞笑的是,装备都供应不上,有新兵在网上晒照片:穿着破靴子,拿着生锈的步枪,波兰安全分析师康拉德·穆齐卡说,乌克兰现在兵力危机挺严重,但俄军也没好到哪去,士兵在逃,指挥官在抱怨,整个体系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随时可能停转。   俄军的战术退化,才是这场困局的核心,刚开始打的时候,俄军还靠着军事技术优势玩“闪电战”,想快速打穿敌方防线。   可随着装备烂成渣、兵员快打光,俄军只能放弃“闪电战”,改玩“人海战术”,在顿巴斯地区,每天打6000发炮弹,红军城西南防线都快撑不住了,双子城也被三面包围。   这招虽然能推进,但代价是士兵伤亡率飙升,乌克兰情报说,俄军打算年内再往战场扔15万人,可实际能到前线的,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更要命的是指挥系统,俄军前线部队现在居然用摩托车代步,老旧装备动不动就坏,指挥系统却卡得像“断网的手机”,这种“纸上谈兵”的指挥方式,直接让俄军错失了好多战机。   比如今年8月,俄军在顿巴斯方向发起强攻,结果补给线被乌军断了,乌军通过卫星照片和无人机侦察,精准打击俄军后勤节点,前线士兵没弹药、没吃的,最后只能撤退。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早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较量了,而是一场“用命填坑”的荒诞剧,俄军70万大军压着,可连一半能打的都凑不齐;乌克兰适龄兵源快打光了,征兵官都跑到大学教室里抓人了。   两边就像两个累得直喘气的拳击手,靠着围绳勉强站着,却还在互相挥拳,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到底图啥?   从战略上看,俄军的“人海战术”虽然能推进,但代价是士兵伤亡飙升、装备损耗加剧、社会矛盾激化,乌克兰的“西方援助依赖症”更要命。   GDP缩水40%、工业产能只剩28%、黑海通道被锁,这些数据背后,是乌克兰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的撕裂,更讽刺的是,这场冲突的最大赢家,居然是美国。 3月签的矿产开发协议让美企捞到了乌克兰的战略资源开采权,战后重建合同更是藏着大把利益,可英、加、日、韩这些援助国,却被排除在外,啥好处都没捞着。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