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拟推7-10天临时拨款避免政府关门,但两党仍在拉扯。与往年不同,白宫放话或借停摆搞大规模永久裁员,专针对不认同特朗普政策的岗位,而非以往仅无薪休假。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每年都需要国会通过财政预算拨款,一旦未能按时完成,就会面临“关门”的风险。 这种情况过去几十年里发生过不少次,公众的耐心也逐渐被这种周期性危机消磨得所剩无几。然而2025年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不是说停摆威胁有多么新奇,而是它背后透露出的“政策筛选”意味,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所谓的“临时拨款”到底还能临时维持多久,以及白宫在这场财政博弈中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根据美国国会官网和白宫发布的公开信息来看,民主党虽然提出了临时拨款方案,但由于众议院仍由共和党把控,两党在拨款条款及附加政策条件上的差异非常明显。 共和党坚持要求削减某些社会福利支出,并强力推进边境安全拨款,而民主党则更倾向于保证基础民生支出和医疗体系的完整性。 两党之间的谈判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导致拨款法案迟迟无法落地。就在这种胶着状态中,白宫的“裁员信号”突然放出,迅速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预算危机。白宫方面的消息表明,如果政府停摆成为现实,那么此次将不再像以往一样对大部分联邦雇员进行“临时无薪休假”,而是可能采取更为激进的“永久裁员”措施。 更关键的是,这种裁员并非完全以效率或预算为标准,而是将“是否认同特朗普政策”作为一个潜在的筛选依据。 这种做法显然引发了广泛争议,甚至已有多个联邦职能部门表达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影响到政府行政中立性与公务系统的专业性。 从权力运作的角度看,这种“政策导向性裁员”并非毫无先例。过去几年中,美国联邦系统中确实出现过一些因政策方向调整而进行的岗位优化,比如环保署在调整对能源开发的监管政策后曾削减部分技术审查岗位。 但将政治倾向作为裁员参考因素,这种做法在美国联邦行政体系中的确是少见的。从法律层面来看,联邦雇员的解聘需要依法依规进行,不能无明确理由进行政治性清洗,否则将面临司法挑战。 因此,白宫此番表态并不一定意味着马上就会“动手”,但释放出的信号毫无疑问起到了“震慑”和“引导”的作用,在政府内部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预期调整。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潜藏的社会风险。如果政府停摆真的发生,并且伴随着带有倾向性的裁员实施,将直接影响到联邦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方面,大量民众可能因部分政府职能暂停而遭遇不便;另一方面,公务员系统的士气也可能因此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到政府整体运转效率。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波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的大环境下,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行政保障。 这场由拨款引发的博弈,实则反映出深层次的制度张力和治理挑战。作为普通观察者,我们不必对这些政治操作感到惊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任何涉及政府职能调整的大动作,最终都会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妨以更加理性和清醒的视角,看待这场“临时拨款”背后的长期问题,同时也更加珍惜和重视我们自身所拥有的制度稳定和发展保障。 素材来源:美国政府面临停摆倒计时,两党却还在“踢皮球” 2025-09-29 13:25·界面新闻
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拟推7-10天
景铄看科技
2025-09-30 13:46:5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