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这个主动撕毁中国订单、拒赔361亿违约金又上门求助的国家,就是乌克兰,而这一切的核心都绕不开它的“国宝级企业”马达西奇。 这家被称作“苏联工业皇冠”的企业,简直是乌克兰手里最值钱的家底,当年苏联解体后,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几乎都留在了扎波罗热的这家老厂里,产品能卖到90多个国家,连俄罗斯的军机都得靠它供引擎。 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一爆发,乌克兰跟俄罗斯闹掰,直接下了禁令不准卖军工产品给俄,马达西奇瞬间断了最大的财路,订单跌得比跳楼还快,账上连给工人发工资的钱都快凑不齐了,破产的阴影就像乌云一样罩着全厂。 就在这时候,中国企业递来了救命稻草——2016年,北京天骄航空找上门来,不光答应给2.5亿美元低息贷款帮它续命,还敲定了收购56%股份的协议,等于把大半个厂子的控制权交过来,顺带承诺要在重庆建合资厂,让乌克兰的工程师带着技术过来一起搞研发。 对马达西奇来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活菩萨,当时厂里的老技术员都说“终于能保住饭碗了”;对中国而言,这也是补短板的好机会,毕竟那会儿咱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还卡着脖子,能拿到苏联传下来的真功夫,简直是少走十几年弯路。 更实在的是订单,中国市场很快成了马达西奇的“救命稻草”,同年订单占比已经突破35%,可以说乌克兰每年完全能躺着赚走至少8亿美元! 万万没想到,意外即将来临——2017年,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跳出来,说马达西奇“非法转移资产”,二话不说就把中企持有的56%股份给冻了。 这背后的猫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全是美国在捣鬼。毕竟早些时候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就已经直接跑到基辅,明着暗着施压,说要是不终止跟中国的合作,美国的军事援助就别想要了。 于是乎,乌克兰这就开始了“选边站”的操作,2021年泽连斯基直接签了命令,一边制裁天骄公司,一边把马达西奇强行收归国有,等于把中国之前的投入和协议全当成了废纸。 中国企业没办法,只能告上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索赔45亿美元,这笔钱折合人民币高达361亿,全是前期的真金白银和预期损失,半点水分没有。 更讽刺的是,乌克兰后来还想出了耍赖的招。2022年俄乌冲突开打,俄军精准轰炸了马达西奇的扎波罗热生产车间,把当年能造先进航空发动机的设备炸得稀烂,这家曾经的巨头只能改头换面,偷偷摸摸组装点无人机糊口,技术退步得连老员工都心疼。 乌克兰倒好,拿着厂子被炸当借口,说这是“不可抗力”,想赖掉361亿的违约金。 可懂行的都知道,它撕毁协议、国有化企业是2021年就干成的事,比战争爆发早了整整一年,这分明是把国际商业规则当儿戏,硬要把自己的违约责任推给战争。到现在,国际仲裁还没个结果,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就是不想赔的托词。 短短几年时间,乌克兰的处境就从“手握王牌”变成了“求告无门”。 2025年泽连斯基自己都公开说,要是冲突停不下来,国家得再筹1200亿美元才能运转,可这会儿的乌克兰早就被战争掏空了:GDP比战前萎缩了35%,人均GDP跌到3000美元,顿巴斯90%的工厂都停了工,800万人口跑出去打工,经济造血能力基本为零,全靠西方援助续命,但援助里贷款占比都快到一半了,外债堆到1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却只有120亿,连短期债务都快还不上了。 更要命的是,西方已经开始“援乌疲劳”,美国的支持率从72%跌到48%,欧洲也没那么大方了,乌克兰这才想起还有中国这么个曾经被它得罪惨的合作伙伴。 泽连斯基最近在国际场合三番五次提中国,还抛出“谁给安全保障就给谁重建赚钱机会”的诱饵,可忘了当初是怎么把送上门的合作亲手砸烂的。 当初中国想帮它保住国宝级企业,它非要听美国的话把路走死;现在马达西奇成了一堆残骸,自己又欠着一屁股债,倒想起上门求助了,简直不要太双标!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边早就不靠它了,2025年初国产斜爆震发动机都问世了,速度能到16马赫,比当年马达西奇的技术还先进,等于乌克兰手里那点曾经的优势,现在早就不是咱们的必需品了。 当年它挥挥手撕毁订单的时候有多潇洒,现在低头求助的时候就有多尴尬,这前后的反差,简直把“短视”俩字写在了脸上。
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
依秋聊趣
2025-09-27 17:49:40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