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会不会向中国开战呢?就这么说吧,美国100%想开战,因为中国已经对美国霸权的冲击,远超当年伊拉克成百上千倍!但真要打起来,双方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美国真的想和中国打一仗吗?想,当然想,想得很。 可问题是,它真打得起这仗吗? 过去几个月,从华盛顿放话到印太军演频频登场,再到新一轮高科技封锁,美国这副架势看着就像要动手。 但细看下来,这更像是“想打却又不敢打”的典型,不是美国“仁慈”,而是中国现在的分量,已经不是当年伊拉克、阿富汗能比的了。 美国想打仗的动机,不是秘密,只是没法说出口。 美国的焦虑,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国这几十年一路狂奔,GDP已经追到美国的七成多了。 2000年,中国经济还只是美国的个零头,现在呢?世界银行说,已经到了77%,而且这还不是最让美国头疼的,真正慌的是高科技领域,尤其是5G。 2023年《金融时报》的数据很扎眼,华为一个企业,全球5G专利就占了2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再也不能靠垄断技术当“世界老大”了。 霸权根基动了,美国当然急。 军事上,美国也没捞着便宜,过去美国在西太那是一家独大,现在呢?美智库CSIS承认,美国在这片海域的优势正在被中国挤压。 中国的反舰导弹能覆盖整个第一岛链,2022年中美军机擦枪走火的事儿,都快成月经新闻了。 更别说意识形态这事,2022年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直接把中国点名为“唯一有意图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把中国当成“终极对手”来对待了,可真要打起来,美国自己都知道后果有多吓人。 《华尔街日报》2023年报道,五角大楼在内部报告里承认,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增长比预期快得多。 而美军印太司令部同时也说了,直接军事冲突“不符合双方利益”,这翻译一下就是:我们想打,但真打了,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先说钱,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6906亿美元,一旦开战,全球供应链直接崩盘,别说芯片断供,连iPhone都别想正常下线。 《日经新闻》调查显示,如果冲突爆发,苹果的年产量可能暴跌90%。 再说仗怎么打?兰德公司早在2018年就推演过,真打起来,美军在西太可能直接掉两艘航母。 而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2023年新华社说了,试验成功率100%,换句话说,敌人动手之前,美国就得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得起“第一波打击”。 别以为美国能靠盟友扛事,东盟在雅加达峰会时就说了,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 欧盟那边也不傻,2022年统计显示,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达16.2%,真打起来,欧洲经济得先崩一半。 所以,美国换了种打法:动手不如动脑。 面对打不起的仗,美国开始“另起炉灶”,先从科技下手,2023年,美国商务部点名制裁136家中国企业,包括长江存储,目标很明确:不让中国拿到先进芯片,拖住中国科技进步的后腿。 但中国也不是等着挨打,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覆盖180个国家,金融独立性在一点点增强。 你掐我芯片,我绕你美元,不靠拳头,也能打回去。 再看军事,美国搞起了“代理人模式”,2023年美日菲搞的联合军演,兵力创了纪录。 但与此同时,中国在拉美的投资也没闲着,一带一路项目到了1380亿美元,你在亚太下棋,我在全球布子。 甚至连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对话也没断,2023年新加坡会谈后,双方重启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气候合作也还在继续,说明啥?说明嘴上吵得凶,底下其实都还在找“刹车键”,说到底,美国是想打,但更怕输。 特朗普上台后,美中关系更紧了,话说得更硬了,动作也更猛了。 但白宫里那些智囊心里清楚,真要打仗,代价不止是钱和航母,还可能是全球霸权的彻底崩塌。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23年就说了一句大实话:“大国冲突没有赢家”,这话不新,但放在中美博弈的今天,格外扎心。 慕尼黑安全会议那边搞了个专家问卷,结果显示:中美爆发全面战争的概率,不到3%。 这也许是个好消息,说明理性还在,底线还在,大家还在用“博弈”代替“爆炸”。 美国想打,不是假话,但真打,不是现实。 中美这场对抗,不是拳头对拳头,而是算盘对算盘,未来的游戏,谁能稳住阵脚,谁就能赢得时间。 而时间,往往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中美谈判之后,贝森特出来讲话了!美国财长贝森特坦言,中国提出了非常激进的想法!9
【59评论】【10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