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能力到底怎么样?周恩来的评价最准确到位。 说起蒋介石这个人,中国近现代史上谁也绕不开。他从一个浙江小地方的盐商子弟,一步步爬到国民党老大位置,掌控了大陆好些年,最后败走台湾。这一路走来,有人说他是个枭雄,玩政治一套一套的;也有人说他军事上就是个外行,指挥打仗老出岔子。各种说法都有,但要论谁的评价最靠谱,还得数周恩来。周恩来跟他共事过那么多年,斗过那么多次,了解得透彻。他那句“蒋介石是个较高明的战略家,却不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他的政治意识比军事意识强”,基本把蒋介石的底细给戳穿了。这话出自周恩来跟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1936年说的,后来在《周恩来答问录》里公开,来源可靠,不带水分。 先说蒋介石的早年吧。他1887年生在浙江奉化溪口,家里做盐生意的,父亲早逝,母亲拉扯大。少年时读私塾,1906年进保定军官学校,1907年去日本振武学校学军事。1911年辛亥革命,他从日本赶回上海,加入同盟会,参与光复会活动,在杭州带队冲城门,抓清军官员。那时候他就露了头角。革命后追随孙中山,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逃日本继续学陆军士官学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办黄埔军校,蒋介石当校长,亲自抓学员训练,建起自己的嫡系部队。这步棋走得稳,黄埔系后来成了国民党军队骨干。 北伐是蒋介石翻身的关键。1926年他当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从广州北上,几个月拿下长沙、武汉。1927年四一二事变,他在上海清党,抓捕工会领袖,解除工人武装,国民党分裂成南京和武汉两派,他另立政府。1928年北伐成功,名义上统一全国,但实际只控长江流域。蒋介石这时候开始收拾军阀,1930年中原大战,对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他们联军,靠中央军和张学良东北军,几个月就把对手打散。政治上他拉拢许许多多地方势力,用官位、金钱收买,像石友三、韩复榘、余汉谋这些,本来实力不弱的,都被他一个个摆平。孙中山在世时都没能完全整合军阀,蒋介石靠这些手腕做到了,确实有两把刷子。 周恩来对蒋介石的评价,就从这点切入。他跟博古聊天时说,蒋介石政治嗅觉灵敏,能争取其他军阀,就是因为他总能先发制人。北伐时期,好多人想搞他,许崇智、胡汉民、唐生智、邓演达、汪精卫,全被他收拾了。许崇智在广州被赶走,胡汉民1931年被软禁南京,邓演达1935年枪毙苏州,唐生智中原战场上孤立溃败,汪精卫1935年遭刺杀重伤。中原大战那些大佬,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联手反蒋,结果蒋介石用大炮压过去,还买通韩复榘他们倒戈。多少实力比他强的军阀,都栽在他手里。周恩来这话不是吹的,蒋介石在乱世里举旗聚人,政治手腕确实高明。他不是靠一腔热血,而是算计精明,步步为营。 但周恩来也点破了蒋介石的软肋:军事上不行,特别是战术层面。他跟斯诺说,蒋介石作为一个战术家,是拙劣的外行;战略家或许好点。蒋介石爱学拿破仑,带小部队冲锋,但士兵士气低,补给跟不上,老把队伍搞乱。1930年代剿共,五次围堵,靠人海战术,消耗国民党精锐,却没根除问题。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扣蒋,逼他抗日,周恩来代表中共谈判,蒋介石表面答应,实际拖延。 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发表庐山声明,领导抗战,当陆海空军大元帥。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打得惨烈,国民党损失上百万,但蒋介石指挥常出问题,像1938年炸花园口黄河大堤,淹死多少人,战略上想阻日军,战术上却造成大灾难。国际上,1943年开罗会议,他跟罗斯福、丘吉尔谈,争取中国地位,但盟军援助有限,美英更多帮苏联和欧洲战场,中国战场成次要。 周恩来还说,全中国只有毛泽东能对付蒋介石。这话准。蒋介石政治强,军事弱,毛泽东两样都行。抗战后期,中共军队壮大,国民党疲惫。1945年日本投降,蒋介石有美式装备百万大军,本该速胜,却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连败。淮海战役,国民党补给线断,部队饿肚子,军官抢粮,阵地崩盘。渡江战役,长江防线守不住,1949年南京丢了,蒋介石飞台湾。表面是国民党败给共产党,实际是蒋介石输给毛泽东。蒋介石日记里也承认,军事判断常错,政治上却总占上风。
抗战中,新四军26团300人深入敌阵,忽被1500日军包围。众人劝团长突围,团长
【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