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立了西汉帝国以后,以前跟随他的南征北战的文臣武将都跟着沾光,摇身一变成了开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9-15 09:05:27

刘邦建立了西汉帝国以后,以前跟随他的南征北战的文臣武将都跟着沾光,摇身一变成了开国元勋,纷纷拜官封侯,成为西汉统治集团的核心。 本来嘛,跟着打江山的人成为功臣是无可厚非的,但也凸显了一个问题,西汉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出身低、文化低,没有行政管理经验,有过管理经验的也只是个县吏,这就出现了没有管理经验的皇帝带领一群没有管理经验的将相的局面。 这个没有管理经验的集团自然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缺乏必须的历史知识、文化理论水平和统治经验,自然也提不出治国的指导思想,制定不出系统合理的规章制度,官员自身的职责是什么都不明确。 例如,汉文帝时武夫出身的周勃为左丞相,文帝问他有关天下断狱和钱粮情况,他竟然汗流浃背,无言以对,说明他只会带兵打仗,治国理政可以说一窍不通。 刘邦过去迷信武力,重用武夫,轻侮文士。但他为人聪明,大度可谏。陆贾在刘邦面前称道《诗》《书》,刘邦斥骂道:“老子是在马上得天下的,哪里用得着《诗》《书》!” 但当陆贾向刘邦指明“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后,他认为陆贾说得很对,让陆贾总结秦亡的教训及历史上统治者的兴亡得失。 陆贾于是写了《新语》十二篇,每上一篇都受到刘邦的赞赏。陆贾的思想理论对汉初政治有极大影响,其历史作用绝不在周勃、灌婴之下。 陆贾还奉命出使南越,成功地劝说赵佗臣汉,又为陈平出谋划策,诛除吕氏,立汉文为帝。陆贾对汉初历史虽有重大贡献。 但因陆贾是一位文人智士,没什么武功,不能成为王朝的核心集团,得不到显官,也得不到封侯。 西汉从高祖刘邦到文帝、景帝,虽都认识到文人智士对治国的作用,想办法罗致文人智士,但既得利益者的那些武夫功臣,感到文人智士是对自己是威胁,极力阻挠和排斥他们。 汉文帝想任贾谊为公卿,但遭到周勃、灌婴等武夫功臣的反对、忌害,文帝只得把贾谊调离京师,贾谊不得施展才华,郁闷而死。 晁错的遭遇也是如此。晁错很有才能,一片忠心为朝廷。他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后为博士,又升为太子家令,很受汉景帝喜爱重用,但却遭到功臣权贵的忌恨,丞相申屠嘉欲借故诛杀于前,窦婴及袁盎谗害于后,最终身穿朝服被斩于市。 汉初布衣功臣垄断朝政达五六十年,治国兴邦极需贤能智士,但他们却被排挤,这不单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也是时代的悲剧。 这种情况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有所改变。对于那些有打天下之功,无治天下之才的武夫功臣,可以封侯以赏其功,而拜将拜相却误君、误国。

0 阅读:12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