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三同时”该这么理解? 做项目、办企业的朋友,对“安全生产三同时”肯定不陌生,但真正能说清它的具体要求、落地细节的人,其实不算多。不少项目就是因为前期没吃透“三同时”,等建完才发现不合规,最后返工整改、面临处罚,既误了工期又赔了钱。今天就用通俗的说法,跟大家聊聊“三同时”的关键,帮大家避开这些麻烦。 首先得明确,“安全生产三同时”不是行业口头要求,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里的硬性规定,核心就是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要和主体工程做到“三个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三点看着简单,每一步都有不能马虎的操作要点。 一、“同时设计”:别等主体定了再补安全 很多人会觉得“先把厂房、生产线的设计定下来,安全设施后面加上去就行”,这种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按照规定,建设项目做初步设计时,安全设施的设计就得同步规划,而且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比如建一个仓储仓库,主体设计确定了货架布局、货物堆放区,安全设施设计就得跟着明确消防栓的位置、防火分区的划分、烟雾报警器的安装点位,这些都得写进初步设计文件里。 尤其要注意,矿山、金属冶炼、危险物品储存等高危行业的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还得报相关部门审查,只有审查通过了,主体工程才能开工。要是设计这关没过,后续工程根本没法推进。 二、“同时施工”:设计怎么定,施工就怎么干 到了施工阶段,最忌讳的就是为了赶进度、省成本,擅自简化安全设施施工。比如本该用防火板材的墙面换成普通板材,该装的防护栏杆少装几节,这些看似“省事儿”的操作,其实都是违规的。 按照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照着安全设施的设计图纸施工,不能随便改;建设单位也得安排专人监督,定期检查施工质量,一旦发现施工和设计不一致,就得立刻要求整改。要是施工中确实需要调整设计,比如安全出口位置要改,必须先让原设计单位修改安全设施设计,再报原来的审查部门备案或审查,改完才能继续施工,不能自己拍板决定。 三、“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别让安全设施“拖后腿” 有些企业会有“先让生产线运转起来,安全设施慢慢调试完善”的想法,这其实特别危险。规定很明确,项目完工后,得先对主体工程和安全设施一起做试运行,检查消防系统能不能正常喷水、应急照明断电后能不能启动、安全阀能不能顺利泄压这些关键功能。 试运行没问题了,还要组织专家做验收,确认安全设施符合设计要求、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只有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一起通过验收,整个项目才能正式投产。要是安全设施没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就算主体工程建好了也不能用,不然出了事故,企业负责人得承担相应责任。 其实做好“三同时”,核心就是把“安全”贯穿项目全程,设计不遗漏、施工不缩水、验收不侥幸。如果大家在落实过程中,对审查范围、验收流程有疑问,建议多跟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沟通。 如果你有相关安全管理经验,或者在项目推进中遇到过“三同时”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后续会分享更多安全生产实用内容。安全生产攻略 工地安全新规 安全生产文化 安全生产双控 安全生产费用 安全生产实务 安全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三同时”该这么理解? 做项目、办企业的朋友,对“安全生产三同时”肯
雪巧的职场
2025-09-15 06:22: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