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发现了:这次上合峰会来的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些小国,西方那些发达国家几乎一个都没来。这种峰会有价值吗? 一提起上海合作组织,你可能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撇撇嘴,觉得这不过是些发展中国家或者小国自己玩的圈子,毕竟那些西方发达国家一个都没来,这组织的含金量能有多高? 但另一种声音却截然相反,认为这里面藏着巨大的机遇。这种争论恰恰说明,想简单地给上合组织贴个标签,实在是太草率了。 觉得这是个“小圈子”?那可就看走眼了。就说今年将在天津举办的峰会,参会方名单拉出来就有24个国家。这版图早就超出了亚洲范畴,一路延伸到了欧洲和非洲,连横跨亚非大陆的埃及都身在其中。 它也不是什么松散的联盟。这个组织内部有着清晰的层级,分成了正式成员、观察员和对话伙伴。这种精细化的结构,说明它是个正儿八经的国际机构,远不是“俱乐部”三个字能概括的。 别忘了,这个组织从2001年诞生之初,就带着中国的深刻印记,甚至名字里都嵌着一座中国城市,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分量和独特性。 上合组织真正的王牌,其实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数字。有人算过一笔账,把所有相关国家的人口加起来,总数超过了46亿。这可不是一个空洞的数字,这背后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口红利。 这46亿人,意味着一个潜力无穷的巨大市场,一片等待开发的广阔天地。打个比方,发达国家就像一座设施完备但改造困难的“老城”,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则是一片片正在规划兴建的“新城”。 你说,是砸钱改造老城的一条街容易,还是在新城画出一片全新的商业区更有想象空间?未来真正的增长点,很可能就在非洲这样的地方,在这些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里。相比之下,那些人口规模有限、依赖高溢价出口的传统经济体,反而可能面临增长的天花板。 更有意思的是,上合组织本身还在不断“长大”。它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团体,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平台。 看看它的扩员时间线:2017年迎来了印度,2023年伊朗正式加入,到了2024年,白俄罗斯也成了新成员。队伍在不断壮大,像蒙古国这样的观察员,未来也可能转正。这本身就证明了平台的吸引力。 当然成员多了,想法自然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一次,印度参加了峰会,却缺席了几天后的阅兵活动,这事儿引起了不少议论。但这恰恰说明,上合组织不是一个要求所有成员步调完全一致的军事同盟。 它是一个能容纳不同声音、协调各方利益的合作舞台。这种柔韧性,反而是它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从2024年的阿斯塔纳到今年的天津,轮流举办的峰会,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凝聚共识,激发合作的动力。 所以说,评价上合组织的价值,关键或许不在于“谁没来”,而在于看清楚“谁在里面”,以及这群伙伴聚在一起,到底能创造出多大的可能性。
有人可能发现了:这次上合峰会来的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些小国,西方那些发达国
云云聊聊娱
2025-09-02 21:31: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