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还是来了!就在刚刚,美国商务部悍然宣布:将英特尔(大连)、三星中国、SK海力士(中国)三家在华核心半导体企业踢出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名单 美国这次又出新招儿了。 2024年10月6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把英特尔大连工厂、三星在中国的芯片厂、还有SK海力士的无锡工厂,从“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里给踢了出来。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都愣住了。 毕竟这三家企业在我国可都是实打实的大项目,投的钱多、产能大、影响广。 美国这一脚踹下去,不仅让企业措手不及,也让全球半导体市场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说白了,这个“VEU”制度,本来就是美国给外国企业开的一个“快速通道”。 只要在名单上,买美国设备和技术可以省不少麻烦,不用一项项申请出口许可证。 可如今名单一砍,三家在我国的企业想从美国买点关键设备,流程就麻烦得多了,有些甚至可能直接买不到。 这就等于给它们在我国的运作加了一把锁。 这三家企业的工厂可都不是小打小闹。 英特尔的大连厂是它在国外的重要芯片封测基地;三星在西安的工厂,是全球主要的NAND闪存产地;SK海力士无锡厂更是负责大批量DRAM芯片制造。 这些芯片,广泛用在手机、电脑、服务器、电动车等各种电子产品里。 美国这一下,不只是冲着我国来的,其实也是把全球电子产品的“血液供应”给掐了一把。 这事儿背后其实也不难看懂。 美国这几年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对我国“下绊子”。 从限制先进光刻机出口,到围堵高端芯片设计软件,再到把相关企业拉进“黑名单”,手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这回直接动到在我国落地的外资企业,说明美国已经不满足于“打外围”,而是要从产业链内部掐断我国的发展通道。 但问题是,这样做真能起到效果吗?恐怕未必。 首先,这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不光是盖了厂房,更是深度融入了本地供应链,跟上下游企业都有密切合作。 一旦受到限制,不只它们自己受影响,我们的企业也会受到波及。 但反过来,它们要是不能正常生产,全球市场也得抖三抖。这就像拔一个螺丝钉,整个机器可能都会响。 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逼着我们加快脚步的机会。 说实话,我国的半导体起步晚、基础薄,很多关键设备和材料还依赖进口,这是现实。 但正因为外部的打压越来越狠,国内这些年在自主研发上真的是拼了命地追。 不管是制造工艺、设计能力,还是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的速度都比以前快了不少。 虽然现在还赶不上国际顶尖水平,但进步的势头是挡不住的。 过程确实不容易,特别是一些关键设备和材料短时间内还难以替代,但方向是对的。 一步步走,一点点突破,起码不会永远被别人卡着。 封锁不会让我们停步,只会让我们更明白,只有靠自己,才最靠谱。未来的路还长,但只要我们继续走,谁也拦不住我们。 参考:环球时报———美对三家涉华芯片工厂下黑手,中国商务部回应
美利坚“芯”狠手辣!一夜斩断三星、SK海力士在华命脉,中国商务部:你动我产业链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