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许世友将军的警卫连长赴上海公干,与一陌生男子擦肩而过。军人的敏锐让他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9-02 07:19:44

1957年,许世友将军的警卫连长赴上海公干,与一陌生男子擦肩而过。军人的敏锐让他心头一震:“日本特务!”他急忙转身追赶,可人海茫茫,那身影早已消失无踪。 1957年深秋,许世友将军的警卫连长徐永卿到上海出差,在南京路拐角处与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擦肩而过。就在交错而过的瞬间,徐永卿突然浑身一凛——那张侧脸虽然多了皱纹,但右眉骨处的刀疤和三角眼特有的阴鸷眼神,让他瞬间想起十二年前的噩梦。 “河下谷清!日本特务!”徐永卿猛然转身,可人流如织的街头早已不见踪影。他攥紧的拳头微微发抖,这个害死济南地下组织十七条人命的罪魁祸首,竟然敢出现在新中国的上海街头。 当天夜里,徐永卿在招待所拨通了长途电话。当听筒那端传来许世友将军熟悉的山东口音时,他压低声音汇报:“首长,我在上海发现了河下谷清的踪迹。”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随即传来茶杯重重搁在桌上的声音:“详细说!但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擅自行动!” 挂掉电话后,徐永卿彻夜未眠。1940年济南的雨夜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当时这个自称被日本宪兵队驱逐的“反战人士”,饿得在街头捡菜叶吃。刚参加地下工作不久的徐永卿心软了,不仅给他安排食宿,还逐步让他传递情报。直到1944年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徐永卿才从幸存同志那里得知,这个看似落魄的日本人竟是关东军特高课安插的间谍,真名河下谷清,专门渗透抗日组织。 最让徐永卿痛心的是,由于河下谷清的出卖,济南地下电台小组全员牺牲。组长老周被日军用军犬活活咬死前,用血在牢墙上写了“内奸”二字。这个画面成为徐永卿十几年来挥之不去的噩梦。 上海市委接到许世友通报后立即行动。在市委书记柯庆施亲自部署下,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从提篮桥监狱在押汉奸入手排查。连续审讯37人后,终于有个伪满时期的翻译官提供关键线索:河下谷清娶了个浙江籍舞女,据说战后在上海做小买卖。 侦查员顺着这条线索摸排两个月,发现虹口区有家“志远电器行”的老板尤志远形迹可疑。这个表面经营收音机维修的中年男人,每周三都会到外滩公园的长椅上坐半小时,看似休息实则用粉笔在树根处留下标记。更可疑的是,他家经常收到从长崎寄来的“商品目录”,而海关记录显示这些邮件实际来自日本防卫研究所。 1958年3月12日,当河下谷清再次到公园留下情报标记时,被埋伏的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在他身上搜出微型相机和准备传递的宝山钢铁厂建设进度报告——这个潜伏十三年的日本间谍,仍在继续搜集中国工业情报。 审讯时河下谷清起初抵赖,直到侦查员在他家阁楼搜出隐藏的日式军刀、特高课证件及大量情报原始笔记。铁证面前,他终于承认真实身份:战后受日本情报机构指派,冒充归国华侨潜伏上海,长期利用电器行作掩护搜集中国经济建设情报。 同年6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河下谷清无期徒刑。宣判那天,徐永卿特意从南京赶来,当看到这个害死十七名同志的特务佝偻着背被押下法庭时,他默默取出随身携带的烈士名单,在十七个名字旁重重画上了红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案破获后公安部顺藤摸瓜,在上海、大连等地相继揪出另三名日伪时期潜伏特务。这些战犯直到六十年代仍在向日本传递中国造船、炼钢等工业情报,有些机密文件甚至直送美军驻日司令部。此案成为新中国反间谍斗争的重要里程碑,促使中央专门成立涉外案件侦查办公室。 参考信息来源: 1.《许世友与济南军区反特斗争》2005年 解放军出版社 2.《上海公安志·特务案件卷》1997年 上海社科出版社 3.《新中国初期的反间谍斗争》2011年 中共党史出版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