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宣布了   8月30日,胡塞武装对外宣布,他们的“行政负责人”艾哈迈德•

非常盘点中 2025-09-02 00:20:04

胡塞武装宣布了   8月30日,胡塞武装对外宣布,他们的“行政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和几位高层领导,在28日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还有不少人受伤。 以色列防长卡茨还火上浇油,说这 "仅仅是个开始",而胡塞武装则放话要让以色列 "等待黑暗日子",看来红海这片全球航运的命脉之地,怕是要彻底变天了。 要说这事儿的导火索,还得看一周前的导弹对决。8 月 27 日胡塞武装刚用 "巴勒斯坦 - 2" 高超音速导弹砸了以色列本 - 古里安国际机场,让这个中东枢纽一度瘫痪。 没想到三天后,以色列的报复就精准落在了萨那的胡塞高层会议现场。这种 "你打我机场,我炸你指挥部" 的玩法,把两边的冲突从远程袭扰直接升级成了 "斩首行动",火药味一下子浓得呛人。 更要命的是,这已经不是胡塞和以色列第一次在红海较劲了。从 2023 年 10 月到 2025 年初,胡塞武装光是针对商船的袭击就超过 100 次,硬生生把亚丁湾变成了 "航运禁区"。 今年 7 月初他们还刚击沉两艘商船,国际航运界早就吓得够呛。现在高层遇袭,谁都猜得到接下来肯定要变本加厉。毕竟胡塞的声明里明明白白说了,要让敌人 "付出沉重代价"。 这边打得热闹,最坐不住的其实是美国。别看美军在红海摆了 "杜鲁门" 号和 "卡尔・文森" 号两个航母打击群,一百多架舰载机随时能升空,但真要动手却迟迟下不了决心。 五角大楼一边把 B-2 隐形轰炸机调到中东,又把 "萨德" 反导系统往前推,摆出要大打的架势;另一边却对航母的具体任务三缄其口,这种 "雷声大雨点小" 的操作,明摆着是怕把冲突搞成持久战。 毕竟胡塞手里有上千枚导弹和无人机,真要在红海玩 "饱和攻击",美军的拦截系统能不能扛住还是个未知数。 冲突一升级,最先哭爹喊娘的是全球贸易。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 到 2025 财年,运河过河船只数量直接腰斩,收入缩水近 62%,光去年就损失 70 亿美元。 为了挽回想绕道的船公司,埃及不得不给大船 15% 的过路费优惠,还加急拓宽航道,但这些招数在导弹威胁面前根本不够看。 联合国贸发会议早就警告过,红海危机要是持续,全球物价得涨 0.6%,那些小岛国和穷国家更是要遭殃。现在胡塞高层遇袭,船公司怕是更不敢走这条道了。 以色列看似打了个漂亮仗,但其实也是骑虎难下。以军总参谋长自己都承认,现在正处于 "多战线战役"。北边要防黎巴嫩真主党,西边盯着加沙,南边还得对付胡塞,兵力早就捉襟见肘。 这次空袭虽然打死了胡塞头目,但很可能把也门战场彻底点燃。 要知道胡塞能撑到现在,背后少不了外部支持,以色列把战火扩大到也门,等于给自己又开了个新战场,这种 "四处树敌" 的打法能不能持久,恐怕连内塔尼亚胡自己都没底。 最尴尬的还是那些依赖红海航运的西方国家。欧洲的汽车、亚洲的电子产品,要运到非洲和中东都得走这条道,现在要么花高价绕路好望角,要么就得交 "保护费" 请美军护航。 但美军自己也头疼,拦截一枚胡塞导弹要花几十万美元,长期这么耗下去军费根本扛不住。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要求盟友跟着制裁伊朗,一边又管不了胡塞的导弹从哪儿来,这种 "只吆喝不解决问题" 的作风,让欧洲盟友心里老大不乐意。 现在的红海就像个火药桶,胡塞的报复誓言还热乎着,以色列的空袭也没停手的意思,美军航母在旁边虎视眈眈,商船却只能在炮火里赌命。 这场冲突早就不是简单的地区恩怨,而是全球供应链、大国博弈和地区势力的综合较量。以色列以为 "斩首" 能解决问题,却可能把整个中东拖入更大的混战。 美国想当 "世界警察",却连自家航母的任务都不敢明说;而那些靠航运吃饭的国家,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意黄了、成本涨了,却连抗议的底气都没有。 说到底,红海的风浪里藏着最现实的国际政治: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话语权,但真要把路都堵死了,最后谁也别想好过。 胡塞高层的血还没干,下一轮报复恐怕已经在路上,而那些满载货物的商船,往后怕是要在红海的夜色里,多念几遍 "阿弥陀佛" 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