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不让蒙古国借道是对的!蒙现在很痛苦很难受,因为没有陆路和出海口。它想过没有80年前它独立时,中国痛不痛苦,难不难受? 蒙古国现在面临严重经济难题,主要因为土地锁定,没有直接出海口,导致运输成本高企。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炭和铜矿,出口占总出口九成以上,但货物需借道中国或俄罗斯,边境口岸拥堵,卡车排队耗时长,费用累积。沙漠化侵蚀国土超过七成,牧业衰退,城市污染严重,居民健康受影响。外交上,蒙古推行第三邻国策略,试图接近美国和西方,签署稀土协议,但实际效果有限,援助不多。回想80年前,1911年外蒙古独立时,中国正处辛亥革命乱局,内部起义频发,政府无力北顾,边疆控制松懈。 蒙古贵族趁机脱离,宣布自治,中国经济那时也受打击,贸易中断,资源流失,加剧分裂。蒙古现在求借道中国港口,如天津和锦州,但线路不足,铁路轨距不兼容,需额外操作,增加延误。中国不轻易开放更多通道,或许基于历史经验,蒙古独立后转向苏联,拆除中资项目,要求天然气管道全由中国出资,合作屡屡中断。蒙古的心态是既想利用通道,又担心依赖过深,导致信任缺失。相比之下,中国当年失去蒙古时,承受类似孤立,财政紧张,军队散乱,却逐步恢复,避免了永久困境。今天看来,中国不随意借道,有其道理,避免被反复利用。 这个对比很现实,蒙古现在难受的地方,正是当年中国痛点的翻版。资料显示,蒙古矿业小作坊式,技术落后,利润外流,外资主导。想走图们江出海,涉及朝鲜和俄罗斯,政治风险大,谈判难推进。中国对蒙古开放贸易大门,是最大伙伴,还提出治沙计划,但蒙古左顾右盼,一会拆建筑,一会提苛刻条件,把机会错过。80年前,中国革命时,南方省份动荡,北方边疆失控,蒙古分离直接导致中国领土缩减,经济链条断裂。蒙古独立初期看似自由,但如今通道缺失,让资源变废物。想想,如果蒙古早考虑地缘限制,会不会换种方式?中国不让随意借道,不是封闭,而是基于互信缺失。蒙古的摇摆,让合作卡壳,历史包袱重,难放下。 蒙古独立后,经济逐步转向矿业主导,外交上平衡中俄,同时接近西方。1924年建立人民共和国,废除君主制,受苏联影响深,规划经济从1941年开始,五年来计划从1948年推行。1990年后,蒙古转向民主,举行多党选举,采用新宪法,建立市场经济,与前苏联国家建立关系。2011年更新对外政策,强调多支点合作,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但执行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公路依赖外资贷款,矿价波动导致2023年增速放缓,政府辩论援助方案。博克多汗去世后,他的宫殿转为博物馆,宗教传统延续,但政治影响渐弱,国家在夹缝中求存。蒙古如今人口稀少,国土广袤,但沙漠蚕食,牧民生计难,城市发展不均。外交使者频繁出访,寻求平衡,但地缘限制仍存。
现在看来,不让蒙古国借道是对的!蒙现在很痛苦很难受,因为没有陆路和出海口。它想过
诸葛利剑
2025-09-01 15:53:48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