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朱元璋分封功臣时,有个叫“刘英”的,谁都不认识,而且寸功未建,朱元璋

历史探险家 2025-09-01 09:55:25

1370年,朱元璋分封功臣时,有个叫“刘英”的,谁都不认识,而且寸功未建,朱元璋却封他为义惠侯。此人仅仅用一块没人要的荒地,换来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准备大封功臣。金銮殿下站满了人,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老兄弟。徐达、常遇春、李善长……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报上来,国公、侯爷、伯爵,按功劳大小封下去。 可念到最后一个名字“刘英”时,满朝文武都愣住了。刘英?谁啊?这名字听着陌生得很,战场上似乎从未见过这号人物啊!更奇怪的是,朱元璋给刘英的封号可不低——义惠侯!这可是正儿八经、能传给子孙后代的侯爷! 底下站着那些刀头舔血、身上布满伤疤的将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是大写的问号,心里像开了锅:这人是谁?他凭什么?他到底干了啥惊天动地的事,值得封个侯爷? 要知道,多少人拼死拼活,在死人堆里爬进爬出,也未必能挣个爵位。这人寸功未立,名不见经传,怎么就一步登天了?大家心里嘀咕,又不敢明说。 朱元璋那张经历过无数风霜、总是带着几分威严的脸上,此刻却显出一种少见的神情,那里面有感慨,有悲伤,还有一种沉甸甸的感念。 朱元璋没有说刘英立了什么军功,更没有提刘英有多大的才学本事,而是想起了一段埋藏在心底深处、不愿轻易提起的陈年往事。 当年,朱元璋还叫朱重八,他还不到十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先是闹蝗虫,田地颗粒无收。接着又闹起瘟疫。 “老天的惩罚”没完没了,半个月不到,朱元璋的家里就发生了惊天惨剧——他的父母、大哥,好几位至亲,接连在可怕的瘟疫中倒下了!这对当时才十几岁的放牛娃朱重八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家里本来穷得叮当响,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连安葬亲人的一块坟地都买不起! 十来岁的朱重八,一夜之间成了孤儿,不仅要忍受失去至亲的锥心之痛,还要面对一个绝望的现实:他没钱,没粮食,甚至连给生养自己的爹娘、一同长大的亲大哥买一张裹尸的草席、找一块安息的土地都做不到! 亲人的尸身在家里躺着,眼看就要腐烂发臭,他却只能绝望地哭泣。当时那个世界,讲究入土为安,客死他乡都是惨事,何况是让亲人的遗体就这么暴露着?那是大不孝,是要遭世人唾骂 朱重八哭哑了嗓子,挨家挨户地去求村里那些有田地、稍微过得去的乡邻。他扑通跪在地上,额头磕得砰砰响,只希望能给亲人一小块安息之地,哪怕巴掌大点,挖个浅坑也行。 他承诺以后做牛做马报答。可结果呢?人心在灾难面前往往异常冰冷。有些人看着他家穷得底掉,怕沾上晦气,更怕他以后还不起所谓的“债”,躲瘟神一样把他赶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那一刻,在这个少年身上,刻下了终生难忘的痛痕。 就在朱重八走投无路,几乎快要发疯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伸出了手。这个人不是什么远亲近邻,更不是什么豪门大户,恰恰是本村的乡亲,一个或许叫刘继祖的普通农民(刘英是他的儿子,后来承袭侯爵的是刘英)。 刘继祖看着朱重八一家这副惨状,看着那少年痛不欲生又走投无路的样子,心软了。他家境也一般,但看到邻居遭此大难,实在不忍心袖手旁观。刘继祖当时啥话也没多说,没有计较报答,也没理会周围的闲言碎语和那些异样的眼光,默默地站了出来。 他对朱重八说,自己家在山坡那边还有一小块地,不是什么良田,就是山脚一片没人要的荒地,石子多,土也薄,但总算是一块能埋人的地方。他不嫌弃,就让朱家死去的亲人埋在那里吧。 尽管是荒地,那也是有名有姓、归刘继祖家管的。把这地拿出来给别人葬亲人,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刘继祖很可能还要顶住官府的压力。那时候官府对于丧葬也有严格规定,自家田地埋自家亲人天经地义,埋在别人地里手续繁复。何况朱重八还是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放牛娃,要是追究起来,刘继祖还可能惹上麻烦。 就是这么一块没人要的荒地,成了朱元璋父母、长兄最后的安身之所。也成了朱重八唯一抓到的稻草,唯一感受到的人间温暖。他流着泪埋葬了亲人,心里除了悲伤,也把刘继祖这份天大的恩情深深地、死死地烙在了心底。 多年以后,那个放牛娃朱重八投奔了起义军,改名朱元璋,在血雨腥风里摸爬滚打,从小兵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帅,又从大元帅一跃而成洪武皇帝。 但无论身份如何改变,无论过去多少岁月,那段锥心刺骨的经历和那份在绝境中得到的援手,他从未忘记。朱元璋是个记仇、睚眦必报的人,对敌人狠。但他同样也是一个非常记恩的人!对于帮过他的人,哪怕只有一点点好处,他也要成百上千倍地回报! 如今,江山已定,论功行赏。那些跟随他浴血奋战的将领自然要厚厚封赏。但朱元璋心里从未忘记当年那个在濠州乡下,给了他家那块坟地的恩人刘继祖。可惜,刘继祖本人已经去世了。 按照洪武三年的《明实录》记载:“英父继祖旧有赠义惠侯”。意思很明白,朱元璋直接封赠刘继祖本人为“义惠侯”!尽管人死了,也要把这至高的荣誉和世世代代享受的爵位封给这位恩人! 站在这金殿上、接受这个义惠侯爵位的刘英,是刘继祖的儿子,他代替父亲,领受了这份浩荡皇恩。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历史探险家

历史探险家

探寻历史文化乐趣,解锁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