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一名军人请假回家,但迟迟不见归队,上级领导打过去电话询问,三岁的女儿接到电话,直言:她爸爸救人淹死了...... “爸爸救人淹死了……”电话接通,三岁女孩稚嫩的声音让另一端的领导瞬间哽咽,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2012年5月13日上午,山东青州南阳河边,沈星正带着妻女散步,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救命啊!有孩子掉水里了!”沈星毫不犹豫地冲向河边,跃入冰冷的水中。 河水很深,水流湍急,沈星奋力游向男孩,但由于河岸陡峭湿滑,几次尝试都无法上岸,直到另一名市民也跳入水中相助,两人合力才将男孩托上岸。 然而当众人伸手想要拉沈星上岸时,一个漩涡突然将他卷入了深水区。岸上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但他的身影却消失在了浑浊的河水中,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救,终于找到了沈星,但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那天,他原本计划下午返回部队,军装整齐地放在行李箱里,给战友带的特产已经打包妥当。谁能想到,这次回家竟成永别。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一个军人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还能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从沈星的生命轨迹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个出生于陕西西安普通家庭的男孩,从小就有个军人梦,2003年,他如愿考入军校。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勤奋学习,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和表彰。战友们回忆说,沈星平时就是个热心肠,所以见义勇为对他来说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性格使然。 我们的人民军队中,有无数像沈星这样的官兵,他们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从维护和平到见义勇为,中国军人总是冲在最前线。 这件事也让我想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沈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不是披着斗篷的超级英雄,而是平凡中见伟大的普通人。他是一个丈夫、父亲、儿子,也是一名普通军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军人”二字的重量。 如今沈星救人的南阳河边,立起了一座纪念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市民自发前来献花,那个被救的男孩和家人每年也会前来祭奠。 有些人可能会问:用31岁的生命换一个孩子的生命,值不值得?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有失偏颇。在英雄的价值观里,从来没有值不值的算计,只有该不该的抉择。沈星的选择源于军人的本能,源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担当。 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真英雄。 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丨《沈星》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2020年,山东一偏瘫母亲说:“我想去大理。”儿子一口回绝:太远,不去!哪知,母
【9评论】【13点赞】
国字号
默默地给你敬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