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战败后,率领两千余名红军战士退到祁连山,坚持打游击,祁连山

海边观潮客 2025-08-29 17:32:28

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战败后,率领两千余名红军战士退到祁连山,坚持打游击,祁连山条件艰苦,没有吃穿,后勤补给更是空谈。 1937 年年初,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吃了大败仗,队伍都散了。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带着左支队的一千多号人,逃进了祁连山,在那鬼地方继续跟敌人打游击,生死就在一线之间。 祁连山那地方,冬天冷得能把骨头冻裂,夏天又有蚊子和毒蛇,红军战士们身上穿的还是之前打仗时的单衣,好多人的鞋子都磨破了,只能光着脚在石头地上走,脚底板全是血泡和伤口。吃的就更别提了,地里长的野菜、草根,山里能找到的野果子,只要能填肚子,大家都往嘴里塞,有时候运气好能打到只兔子,十几个人分着吃,连骨头都要熬成汤喝干净。 敌人还在山外围着,时不时就进山搜剿,战士们白天不敢生火,怕烟子引来敌人,晚上只能靠在石头缝里互相取暖。李卓然主任看着身边一个个又饿又冷的战士,心里比谁都急,可他从没说过一句放弃的话,每天都跟大家一起找吃的、放哨,还经常给战士们讲革命的道理,说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跟大部队汇合。 不过有个事儿得说清楚,现在有些说法把西路军的遭遇简单归结为 “战败逃跑”,这其实特别不客观。当时西路军面对的敌人装备比咱们好得多,又熟悉地形,再加上河西走廊那地方补给本来就难,打了败仗后能带着一千多人在祁连山坚持游击,这本身就不容易,要是真只想逃跑,哪还会顶着这么大的风险跟敌人周旋?这些战士是为了保护革命力量,为了能继续跟敌人战斗,才在那么苦的地方硬撑着,这种精神不该被随便曲解。 后来哪怕只剩几百人,李卓然还是带着大家冲出了祁连山,最终找到了党组织,保住了西路军的火种。想想看,换成普通人,在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里,早就垮了,可这些红军战士凭着一股信念,硬是挺了过来。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