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迪拜正在取代缅北成为下一个妙瓦底。当地人也在反映说,近年来建造园区数量激增。阿联酋大使馆也曾发文警告,呼吁国人要小心迪拜高薪工作陷阱。如果去了就基本回不来了,因为那边园区很多都是新建的,超级无敌缺人,好不容易把人骗过去,有可能轻易放你走吗? (信源:平安湘潭——全球第一土豪城,变成“新缅北”了?) 提到迪拜,兰博基尼警车与哈利法塔的剪影便会浮现,共同勾勒出一幅沙漠黄金城的画卷。然而,在这片精心打造的奢华表象之下,一个危险的平衡游戏正在上演。 迪拜并非简单的“天堂”或“地狱”,它更像一个巨大的“跷跷板”,一端是吸引全球资本的“开放红利”,另一端则是由此滋生的“安全赤字”,而整个城市就在这两极的摇摆中,暴露出其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 迪拜的崛起,源于其对后石油时代的深谋远虑。当石油财富还未枯竭时,这个昔日的珍珠渔村便开始布局,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全球贸易与金融的枢纽。其核心策略极具诱惑力:设立“自由区”,提供离谱的简化公司注册流程,向全世界的资本敞开怀抱。 这一策略确实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也无意中为跨国犯罪集团铺设了红地毯。当2019年柬埔寨重拳打击网络赌博后,大量寻找新“乐土”的黑灰产业从业者发现,迪拜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避风港。 宽松的出入境与公司注册政策,加上高达九成的外籍人口结构,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绝佳的隐蔽环境。其结果是,大量来路不明的资金通过迪拜的金融系统被洗白,以至于国际反洗钱组织一度将阿联酋列入金融犯罪的“灰名单”,这无疑是对其“金融中心”定位的巨大讽刺。 如果说宽松的政策是犯罪的土壤,那么散布在迪拜郊区沙漠地带的“园区”,则是这片土壤上结出的最恶毒的果实。这些名为DIP、硅谷或王子园区的封闭式建筑群,实则是现代化的牢笼,上演着堪比缅北的残酷剧情。 其内部已形成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犯罪生态系统。据反诈专家的观察和泄露的内部视频显示,通常由中国籍头目在幕后操控,招募北非的廉价劳工和叙利亚的难民充当一线“员工”,再由尼日利亚保安负责看管。 当你在网上看到去往那里的人们,一个个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看到太多那里一夜暴富的现象,你是不是会心动,而当你踏进哪里你就会发现那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骗局。而到了那里一切将不受控制。 被骗到哪里的人他们被逼迫从事情感“杀猪盘”、虚拟币投资等各类骗局,诈骗对象遍布全球,从澳大利亚的富商到玻利维亚的中年人无一幸免。 对于被骗入园区的受害者而言,这里就是人间炼狱。来自上海的张先生被“中东生意好做”的谎言骗来,一下飞机护照便被没收,随后是无休止的毒打、电击乃至掰断手指的威胁,只为逼迫他就范。即便为世博会这样光鲜工程工作的劳工,也难逃护照被扣、工资拖欠的剥削。 面对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动,迪拜政府并非无动于衷。为了维护其安全、奢华的国际形象,警方时常会展开高调的突袭行动。2023年初,迪拜警方就曾一举端掉多个电诈窝点,逮捕近千名涉案人员。 然而,这种打击往往呈现出矛盾与不连贯的特性。一方面,特斯拉警车在街头巡逻,彰显着城市的治安决心;另一方面,犯罪团伙在风声过后便迅速转移到其他地方,而本地的加密货币诈骗头目依然可以逍遥法外。 这正是迪拜的“跷跷板”难题:若收紧监管,严查资金来源,那些被“自由”吸引来的金融资本便会迅速流失,动摇其经济根基;若继续放任,诈骗、绑架和劳工剥削等问题则会彻底砸掉其赖以生存的旅游和宜居金字招牌。 最终,迪拜就像一块巨大的棱镜,折射出全球化时代资本逐利与人性贪婪的交织。中国领馆已多次提醒公民警惕所谓的高薪工作,毕竟,在一个连淡水都依赖海水淡化的城市,轻松致富的馅饼又怎会轻易落到外国人头上? 当有人再用“迪拜梦”诱惑你时,或许应该先看清那根在繁华与罪恶间危险摇摆的跷跷板。
[中国赞]迪拜正在取代缅北成为下一个妙瓦底。当地人也在反映说,近年来建造园区数量
韫晓生
2025-08-28 21:24: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