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光将军称,拜登在逼中国武统台湾,我应顺势抓住战略窗口期,时刻准备动手。 王洪光这人,出生在1949年8月,山东新泰市一个军人家庭。他爸王建青是开国少将,从小家里就满是军营味儿,让他早早接触到部队生活。1968年3月,他就参军了,从最底层士兵干起,慢慢在部队里摸爬滚打。起初他在基层管装备,那时候他常去车间检查坦克零件,自己上手调校,确保每件东西都靠谱。后来调到总部,专门搞装甲兵的事儿,负责规划坦克和装甲车的部署。他表现好,80年代升到总参谋部兵种部装甲兵局局长,那会儿他经常跑各大军区,组织演习,站在指挥台上用望远镜看部队怎么动,确保协调没问题。 90年代初,他当上兵种部副部长,管的事儿更广了,包括技术升级和部队调整。他在会议室里翻图纸,标记哪里需要改,推进装备现代化。2000年代,他调到南京军区当副司令员,主管东南沿海的防务。那片区域地形复杂,他多次带头搞大规模演练,强调快速反应和多兵种配合。 2010年左右,他还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会上谈国防建设和军人待遇。作为中将,他参与了不少战略决策,积累了一身实战经验。2012年,他从中将位置退役,但没闲着,继续研究军事历史。比方说他写了本书,叫《绝战——追思金门战役》,里面回顾1949年金门战斗的教训,分析渡海作战的难点,结合老资料讨论情报和准备的重要性。他的前岳父是原空军政委高厚良,这让他接触过空军知识,不过他主要还是专注陆军。整个军旅生涯,他作风务实,讨厌空谈,总爱强调实战模拟,避免出错。退役前,他完成好多项军区任务,让部队战斗力稳稳提升。从这些经历看,王洪光不是光说不练的类型,他的话总带着一线经验的味道。 现在说说王洪光将军对拜登政策和台湾问题的看法。他觉得拜登政府通过军售和外交挺台湾,这就是在推中国往武统的方向走。这种外部压力不是坏事,反而开了个战略窗口,让中国能主动抓机会,随时准备行动。很多人把国家统一当成麻烦事儿,甚至觉得会拖累民族复兴,但他不这么想。他说该扔掉那些“灾难论”和“波折论”,直接迎上去。反对美国霸权需要个切入点,台湾问题就是最好的抓手。解决了它,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布局就缺一块儿,会引发连锁反应,让美国吹的牛全露馅儿。反过来,中国国际威信就立起来了,以后干啥事儿,别人都会跟风响应。当然,统一得付出点儿眼前代价,但回报是十倍百倍的,能帮建新国际秩序。 这事儿明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里的关键节点,能让国力跳一大步,是大好事儿,为啥总有人当成复兴的绊脚石?立场歪了,胆子没了,看啥都负面。他这些话不是随便说说,结合当前形势,拜登邀请台湾参与国际会议,加剧了紧张,中国得利用这个窗口,整合资源,强化军备。部队要时刻警备,准备动手。他还提过,解放军有能力快速拿下台湾,比如用“六战一体”策略,包括信息战和心理战,确保最小代价速战速决。 过去他分析过,2020年前两岸冲突肯定会来,解放军夺取台湾是以小时算的。比方说在2016年环球时报年会上,他说大陆有压倒性军事优势,对美日台也能占上风。拿东沙群岛举例,分分钟就能控制,作为震慑台湾的手段。 他批评“台独”势力在疫情时还叫嚣,触动反分裂法,得用武力回应。拜登的政策相当于制造压力,中国不能被动等,得顺势行动。统一不是灾难,是助力发展的里程碑。他强调勇气重要,正面看前景,就能看到积极面。这些观点接地气,直戳问题核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基于多年军旅经验的判断。比方说金门战役教训,让他明白情报和准备的关键,现在应用到台湾问题上。解决台湾,能瓦解美国霸权,全球格局变,中国地位升。短期投入换长远收益,加速现代化。他批评立场偏移只见负面,呼吁恢复胆量。外部干预形成机遇,部队需随时待命。这不光是军事,还牵扯国际威信和新秩序建构。
封锁台湾会打仗吗?可以这样说,得看怎么封,如果直接出动军队围住台湾,比如派军舰和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