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死磕高铁,不学欧美搞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中国赌对了! 欧美国家地广人稀,航空网发达,低价航班靠高频次覆盖市场。但中国人口密集,城市间距离适中,中短途需求大。你想想,北京到上海,高铁5小时直达,票价五百左右,算上安检和路程时间,跟飞机差不多,还更准时,不怕天气耽误。要是转廉价航空,机场建起来费钱,燃油成本高,空域管制复杂。更麻烦的是,航空发动机技术被欧美垄断,突破难。中国高铁不一样,它是大用电户,但咱们在能源上改写规则。过去十年,光伏装机超4.9亿千瓦,风电4.8亿千瓦,内蒙古光伏电价低到0.25元一度,青海风电0.22元。这意味着什么?高铁用电几乎可以忽略。飞机呢?燃油占成本30%以上,2022年油价涨到140美元一桶,国内航空亏了2160亿,每天扔钱一样。 高铁投资大,像京沪线2209亿,但拉动沿线经济。京津冀、长三角连起来,人流物流活跃。贵州高铁通后,旅游收入翻三倍;广西芒果24小时到北京超市。你觉得这账怎么算?高铁还带火产业链,钢铁、水泥、装备制造全受益。复兴号100%国产,出口116国。能源安全上,石油依赖71%,电力不到1%。特高压技术建起电力高速公路,西电东送,成本低。环境上,高铁碳排只有航空1/4,随着绿电比例升,还会更低。新能源飞机电池密度低,续航短,高铁直接接电网,没这些烦恼。你说,这赌注押在电力上,对不对? 继续深挖高铁的战略,为什么这么赌用电便宜?因为中国国情决定,人口多,土地有限,航空扩展难。高铁网络能高效连接城市群,促进均衡发展。你想想,如果到处建机场,得占多少地?燃油还得进口,看国际脸色。高铁用电,本土可控,尤其可再生能源爆发。光伏风电成本降得飞快,未来用电真可能接近免费。这不光是交通选择,还是能源转型的一部分。高铁智能升级,京张线350公里自动驾驶,未来和电动车、智能电网融合,形成闭环生态。相比欧美廉价航空,受油价波动大,环保压力重。中国高铁已成气候,里程超4万公里,世界第一。你从这些数据中,看到什么趋势?是不是赌对了?航空短期难转绿,高铁已实现车顶光伏、能源管理系统。双碳目标下,这选择更现实。为什么不盲从欧美?因为他们模式不适合咱们。欧美航空发达,但高铁滞后,我们反过来,抓住电力优势。
高铁迷惑行为大赏:为啥要提前站?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