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退伍军人刘学保为了立功,先杀了自己的同事,又自己弄伤自己,还造谣说同

趣史小研究 2025-08-24 17:01:17

1967年,退伍军人刘学保为了立功,先杀了自己的同事,又自己弄伤自己,还造谣说同事要炸桥,结果骗过所有人,荣立一等功! 1967年12月17号,大半夜的,甘肃永登县一个叫连城林场的地方,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座叫“池木哈”的水泥桥那边火光冲天。 等大家伙儿急急忙忙跑过去,就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打滚,这人就是刘学保,当时在林场执行任务的部队副班长。 他看见人来了,忍着剧痛,用尽力气喊:“别管我……快去抓那个炸桥的坏蛋!”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追过去,果然在桥那边逮住了一个满头是血的人,叫李世白。当时李世白已经重伤,说不出话了,没多久就死了。 而刘学保呢?左手被炸得血肉模糊,三根手指头没了,最后送到军区医院做了截腕手术。 事情上报上去,刘学保的说法是这样的:他发现“阶级敌人”李世白鬼鬼祟祟要去炸桥,为了保卫大桥,他奋不顾身冲上去跟李世白搏斗,最后在抢夺炸药包的时候,炸药爆炸了。 于是,刘学保火了。火到什么程度?直接被树立为全军学习的榜样,荣立一等功,全国巡回做报告,事迹被写进小学语文课本,还画成了连环画。那会儿的小学生,谁不知道“保卫大桥的英雄刘学保”啊?他自己也从一个副班长,一路提拔成了副营职教导员,风光无限。 但凡事就怕琢磨。当时就有人觉得不对劲。 最大的疑点是啥?那个池木哈桥,其实早就是个废桥了。旁边修了新桥,又宽又好走,本地人谁还走那座老桥啊?李世白就算真是个坏蛋,他吃饱了撑的,冒着生命危险去炸一座废桥?这动机根本说不通。 当时负责勘查的公安人员也觉得这案子疑点重重,但架不住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李世白的身份不好,以前当过国民党的宪兵副连长,这顶“帽子”一扣,很多人就先入为主地信了刘学保的鬼话。 当上“英雄”后,他开始居功自傲,飞扬跋扈,在单位里颐指气使,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时间长了,身边的人都开始嘀咕:这人真是英雄吗?怎么一点英雄的样子都没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 更重要的是,纸终究包不住火。 李世白的家人,这些年过得那叫一个惨。妻子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儿子被人诬陷烧了刘学保的事迹展览馆,也蹲了监狱,女儿更是处处受排挤。一家人背着“反革命家属”的黑锅,在白眼和唾骂中过了十几年。但他们始终不相信李世白会去炸桥,一直在申诉。 转机出现在1983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甘肃方面终于决定重启调查。一个由军方和地方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成立了,决心要把这件陈年旧案查个水落石出。 调查过程那叫一个费劲。时隔多年,很多证据都没了。但调查组硬是从当年的卷宗、走访当事人入手,找到了79份证明材料。包括当年第一个报道这事儿的记者,他早就觉得这事儿有猫腻。 真相,就像剥洋葱,一层层被揭开,辣得人眼睛生疼。 刘学保这个人,野心很大,总想着出人头地。他看到报纸上宣传的那些英雄事迹,心里也痒痒,琢磨着自己怎么也能“搞个大的”。 他盯上了身份不好、性格又有些孤僻的李世白。 1967年那个冬夜,根本不是什么英勇搏斗。是刘学保把李世白骗到桥边,趁其不备,从背后用准备好的斧头,狠狠砸向了李世白的后脑! 李世白当场倒地。然后,刘学保点燃了自己准备的、只有少量炸药的炸药包。他原本的剧本是,把炸药包扔出去,自己离得远远的,等别人来了,就说是跟李世白搏斗时受伤的。 可人算不如天算,他算错了引线的燃烧时间,炸药包刚脱手,还没来得及缩回手,就炸了。把自己给炸成了残废。 但这阴差阳错的“重伤”,反而让他的谎言看起来更“真实”了。 调查组为了验证,还做了模拟实验。结论是,那点炸药,别说炸桥了,就是炸个大点的石头都费劲。但炸掉几根手指头,威力刚刚好。如果炸药量真的能威胁到水泥桥,那刘学保自己早就在爆炸中心粉身碎骨了。 1984年,刘学保被捕。1985年,这位曾经的“全民英雄”,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而蒙冤18年的李世白,也终于等来了平反昭雪的一天。

0 阅读:143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