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问副总统万斯,中国也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而比印度买的好多,特朗普总统是否“考虑”对中国征收关税?万斯回答说,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美中关系影响了“很多与俄罗斯局势无关的事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次美印之间的摩擦,起因就是石油。 俄乌冲突后,美国拉着盟友搞制裁,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但印度不仅没跟随,反而抓住机会买便宜俄油,转手炼成成品油再卖到欧洲和亚洲,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当然不爽,于是威胁要用金融制裁和关税惩罚印度。但印度没慌,直接用“去美元化”反击,大量石油交易改用卢比、迪拉姆、甚至人民币结算,把美元结算链绕开,让美国的金融武器失灵。 结果就是,美国的“制裁大棒”砸下去,声音大,效果小。反倒是印度成了一个示范:原来美元不是唯一通道,绕开它,也能照样做生意。 要说和美国博弈的筹码,中国手里不止是能源,还有供应链、稀土、市场规模这些“杀手锏”。 稀土是芯片、导弹、战斗机、风力发电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必需材料。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而且在某些关键稀土冶炼环节几乎垄断。美国想找替代,短期内很难。 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特斯拉电动车,生产链条都深深扎在中国。贸然对中国加税,就等于让美企自己加成本,通胀马上反弹,消费者买单。 近几年,中国在和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国的贸易中,推动人民币结算。尤其是能源贸易——用人民币买油买气,这和印度的去美元化思路一样,但规模更大、网络更稳。 这些因素叠加,让美国在制裁中国的问题上投鼠忌器,真要动手,可能第一波冲击的就是自己。 对印度,美国还有筹码:印度经济体量小、金融体系对美元依赖高、军事装备不少来自西方。 可对中国,这些筹码明显没那么好使,美元制裁可能适得其反,关税战曾经打过一次,结果美国通胀飙升,企业怨声载道。 更关键的是,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绑定远比和印度紧。 印度出口美国的主要是服装、药品和部分IT服务,这些东西替代容易;中国出口的是电子、机械、工业中间品,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是万斯嘴里的“复杂”,一旦把对印度的那套制裁照搬到中国,美国可能先崩的是自己供应链。 目前,中美关税正处于休战期。中国并没有闲着,而是用三条路把美国的制裁空间越压越小: 不仅买俄罗斯石油,还签下中东、非洲的长期供应合同,用人民币结算锁定资源。这样,即便西方制裁某一方,中国也能从其他渠道获得能源。 对部分稀土出口实施许可制度,把这些资源当成博弈筹码,告诉对方不要轻举妄动。 和东盟、非洲、中东的贸易结算中,人民币占比不断提升。这意味着,即使美国想用美元体系封锁,中国也能通过自有的结算通道继续贸易。 这三招结合起来,等于给美国亮了一张底牌:你想打贸易战?那我们可以让你的制造业和军工链先“卡壳”。 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战是他的标志性手段,可他心里很清楚,这招对中国不是想加就能加。 对印度,美国可以先下手再谈判,反正印度的反制力量有限;对中国,一旦动手,资本市场、供应链、通胀,都会立刻给白宫施压。 这就是为什么,当记者逼问时,万斯没有选择“强硬表态”,而是模糊处理,因为真要说对中国加税,资本市场第二天就能用暴跌给出回应。
美急于同中国会谈,无非是美债出现了危机,想让中国买美债,美国目前只有一张牌,帮助
【13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