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有这么一则消息:全球唯一能让战略轰炸机实现高空持续超音速巡航的航空发动机,依然牢牢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NK-32单台重量3.4吨,长6米,直径1.5米,最大推力25吨。 四台并列安装,直接能把275吨重的图-160推到2.05马赫的极速,这可不是短时冲刺,而是能长时间维持的高空巡航速度。 更夸张的是,它在推力与燃油效率之间做到了非常变态的平衡:在超音速状态下,航程依然能超过1.2万公里,外加一次空中加油,就能直接绕地球半圈。 换句话说,图-160从俄罗斯本土起飞,不用靠近敌国领空,就能甩出一堆核巡航导弹。 这种性能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份的,美国的B-1B虽然也能超音速,但那是短时冲刺,巡航只能老老实实回到亚音速;B-2更是完全放弃速度路线,靠隐身溜进来。 而图-160走的是“速度就是生命”的路线,敌方预警机、战斗机、地面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全被压缩到极限,想拦截它,难度比抓闪电还大。 想要在高空持续超音速飞行,发动机的耐高温能力是第一门槛。 音速飞行时,机体和进气道温度会飙升到几百度,发动机核心部件更是要在接近1600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 NK-32的涡轮叶片采用了复杂的单晶合金技术和先进的空心冷却设计,让它在高温高压下依然稳定输出推力。 这不是一两年能搞定的事,而是苏联时代几十年技术积累的成果。 这项能力的重要性在于,高空超音速飞行不仅要求发动机顶得住高温,还要在长时间内保持推力不衰减,否则飞机速度掉下来,就会进入敌方防空的最佳射击窗口。 美国曾经也想搞这种发动机,但后来发现隐身技术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就转向了B-2的设计路线。俄罗斯则坚持走推力路线,结果在这个细分领域直接形成垄断。 有了NK-32,图-160就成了世界上最难对付的战略轰炸机。 它能在敌方雷达锁定前完成任务,且攻击距离极远,在本土就能释放核巡航导弹,这意味着它不必冒着深入敌境的风险。 这种模式对俄罗斯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战略筹码,因为它补齐了俄军在隐身战略轰炸机领域的短板。 虽然俄罗斯没有B-2那样的隐身机群,但只要图-160能靠速度突防,敌方防空系统的有效反应时间就会被压缩到零。 在核战略博弈中,这种能力就是谈判桌上的底牌。 美国明白,哪怕是它的F-22、F-35,也很难在远距离拦截一架高速接近、且发射射程上千公里导弹的图-160。 所以,俄罗斯对NK-32技术采取最高级别的封锁。 不仅从不出口,连盟友也别想碰,中国曾经向俄方表达过购买意愿,但最终只拿到了阉割版的民用型号NK-321,推力降低,关键材料全换掉,耐高温性能缩水严重,根本无法支撑持续超音速巡航。 中国现在的轰-6K和轰-6N,虽然换了新发动机、加了新航电,但平台本质还是老式中型轰炸机,主要依赖远程导弹和加油机延伸打击范围。 若想造出类似图-160那样的大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首先就得有类似NK-32的发动机,这是所有设计的核心起点。没有它,机体再先进也跑不起来。 美国这边,其实在发动机技术上早就能做出类似性能的产品,但战略方向完全不同。 美军的核打击体系依赖“三位一体”,其中轰炸机走的是隐身渗透路线,而不是速度突防路线。换句话说,美军是主动放弃了这个领域,而不是造不出来。
歼36比当初歼20进度更快!在中国航空领域,一款新型战机悄然升空,速度之快超
【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