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好解释!”江苏,5个月大宝宝睡醒后,看见父母还在睡懒觉,就自顾自在一边玩

冰冰聊社会 2025-08-23 21:23:33

“科学不好解释!”江苏,5个月大宝宝睡醒后,看见父母还在睡懒觉,就自顾自在一边玩,结果因为肚子太饿,就急得开口说话:“啥时候起来,快起来,饿死了”!当爸爸听到后,直接就被惊呆了,很怀疑宝宝是孟婆汤喝少了!网友:孟婆工作越来越不认真了!

在一个周末。由于前一天夫妻俩工作都很忙,终于难得有机会休息,两人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此时,家里只有5个月大的宝宝早早醒来,自己在小床上翻来覆去玩耍。宝宝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声音,还挥舞着小手,似乎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可是,父母睡得正香,对这些“婴语”并没有起床回应。渐渐地,宝宝肚子饿了,小脸憋得通红,情绪越来越急。

就在爸爸迷迷糊糊翻身时,突然听见耳边传来一句模糊却清晰的声音:“啥时候起来,快起来,饿死了!”

这一刻,爸爸瞬间清醒,整个人从床上弹了起来。他盯着眼前的宝宝,心里直打鼓——难道是自己听错了?

可就在几秒钟后,宝宝嘴巴一瘪,立马大哭起来,似乎是在催促父母快点喂奶。

爸爸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妻子叫醒,一边哄孩子一边难以置信地说:“你听到没有?刚才咱家娃会说话了!”

妻子则半信半疑,觉得丈夫可能是睡糊涂了,把宝宝的哭闹声幻听成了话语。但爸爸坚称自己绝对没听错,那句“饿死了”虽然奶声奶气,却异常清楚。

等宝宝吃饱睡下后,夫妻俩仍然心有余悸。丈夫反复描述当时的场景,直说“科学不好解释”。

为了缓解紧张气氛,他还半开玩笑地说:“是不是这孩子投胎的时候孟婆汤喝少了?刚出生五个月,就记得怎么说话了?”

这话逗得妻子哭笑不得,但也不得不承认,宝宝的表现确实太反常了。按正常情况,婴儿一般要到一岁左右才会逐渐吐出有意义的词汇,更何况是完整的句子。

为了验证自己没有幻听,爸爸特意调取了家里婴儿监控的录音功能。结果,他真的在视频里找到了那一段“奇怪的声音”。

虽然音质不算特别清晰,但确实能听出类似“快起来”的字样。夫妻俩听后再次瞠目结舌。

消息很快传到了亲友圈,亲戚朋友们看完视频都惊讶不已,有人打趣说:“这孩子早慧得很啊,以后肯定聪明伶俐。”

也有人摇头表示:“大概是巧合吧,可能只是哭声和咿呀声碰巧拼成了几个字。”

这件事被爸爸分享到网上后,立刻引来大量网友围观和热议。评论区的声音主要分为两派:

一部分网友坚持“科学解释”,认为这只是成年人主观意识的“空耳”。

婴儿咿呀学语的音节繁多,再加上大人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很容易将零散的声音自动拼接成熟悉的词汇。就像很多人听歌会听出“空耳歌词”一样。

另一部分网友则更愿意相信“玄学”,纷纷调侃道:

“孟婆工作越来越不认真了,汤都没喂够!”

“这孩子上辈子肯定话痨,这辈子忍不住提前开口。”

“快起来,饿死了!太有灵性了,简直笑翻我。”

还有人笑称:“这要是被隔壁奶奶听到,估计马上就说这是个‘神童’。”

针对这一事件,有媒体联系了儿童语言学专家。

专家表示,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的确会不断发出各种声音,这是一种自然的“发声练习”,类似于声带和舌头的肌肉锻炼。

大人们常常会觉得婴儿的发音像是“妈妈”“爸爸”等,但这并不是有意识的语言表达。

专家解释说:“五个月大的孩子不具备形成完整句子的能力。更大的可能是宝宝在哭喊时的声调和音节,恰好让父母听出了‘快起来’‘饿死了’这样的词组。”

不过,专家也表示,这样的巧合非常罕见,因此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不排除个别孩子早期语言能力发展的特殊情况,但绝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有明确的语言逻辑。”、

虽然事情最终被解释为“巧合”,但对于这对年轻父母而言,却是一段既惊吓又温馨的经历。

爸爸笑称:“不管科学怎么说,这一幕我肯定记一辈子。等孩子长大了,我要告诉他,你五个月的时候就差点吓死你爸

0 阅读:0
冰冰聊社会

冰冰聊社会

冰冰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