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被迫停产H20芯片,中方出手威力奏效,欧盟被这一幕看懵了 先讲H20

古今知夏 2025-08-23 17:56:35

英伟达被迫停产H20芯片,中方出手威力奏效,欧盟被这一幕看懵了 先讲 H20 芯片的由来。之前美国出台了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不让高端芯片卖给中国,怕中国用在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英伟达不想丢了中国市场 — 中国一直是它的重要客户,所以就做了 H20 这款 “阉割版” 芯片。简单说,就是把它高端 H100 芯片的性能降到了 15%-30%,只保留了大内存,这样刚好能符合美国的出口规定,想着这样就能正常卖给中国了。 可事情并没按英伟达的剧本走,首先是中方这边不认可。 去年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说过一句话:“希望中国继续依赖美国技术”。这话让中方觉得不合理,毕竟中国一直在推进科技自主,不想被别人卡脖子。 更关键的是,中方按《数据安全法》审查 H20 芯片时,发现它可能有安全隐患,比如可能存在能监测芯片使用情况、甚至远程锁定的 “后门”。 英伟达自己也遇到了麻烦。为了拿到 H20 芯片对华出口的许可,CEO 黄仁勋不得不答应美国政府,把这款芯片在中国销售收入的 15% 上缴。这一下就增加了英伟达的成本,于是它转头就想把成本转嫁给中国客户,宣布 H20 芯片涨价 18%。 本来性能就比高端芯片差很多,现在还涨价,中国企业自然不愿意买 — 性价比太低了,花更多钱买性能差的产品,谁都不乐意。 这时候国产芯片的崛起,又给了 H20 芯片重重一击。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发力国产芯片,现在已经有了不少成果。比如华为的麒麟芯片,良品率已经超过 90%,性能能满足不少场景的需求;长江存储的 128 层 3D NAND 芯片也能批量生产,电脑、手机里的存储部件,很多都用上了国产的。 H20 芯片没了竞争优势,卖不出去也在意料之中。 这事儿还牵连到了欧盟,让欧盟彻底看懵了。之前美国推出《芯片与科学法》,砸了几百亿美元补贴自己的芯片企业,还想让欧盟跟着一起 “疏远中国”,限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 可欧盟企业不乐意啊 — 德国的汽车厂商、荷兰的 ASML(做芯片制造设备的巨头),都跟中国市场关系密切,离不开中国的订单和资源。现在英伟达停了 H20 的生产,预计要损失 135 亿美元收入。欧盟已经好几次跟美国提意见,说美国的政策 “打乱了全球供应链”,可一直也没说法。 欧盟之所以看懵,不只是因为一款芯片停产,更是因为它看到了全球科技格局的变化。以前美国总觉得靠技术垄断就能拿捏其他国家,可这次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你要是愿意好好合作,大家都能赚钱;你要是非要搞技术封锁、耍霸权,中国就自己搞研发。 同时用合理的规则和资源优势保护自己。就像澳门回归后,靠祖国的支持从依赖博彩业变成多元发展,日子越过越好一样,科技领域也得讲合作共赢,搞 “脱钩”“冷战” 根本走不通。 说到底,H20 芯片停产不是偶然,是中国推进科技自主的一个小节点。接下来中国在芯片、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会继续稳扎稳打搞研发,毕竟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而这一切,也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底气和章法。

0 阅读:280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